68岁董明珠再次连任,她将把格力带向何方

时间:2022-04-21 21:08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 点击:

岁月从不败美人,今年68岁的董明珠看上去还是那么意气风发。2月28日,格力电器在珠海总部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上,董明珠笑容满面,侃侃而谈。毫无悬念地,她再次当选公司非独立董事,并在之后的董事会上通过半数投票当选董事长,任期三年。

当日,格力电器包括《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 年-2024年)》等议案也顺利获得通过。未来三年,格力电器每年还将拿出不低于净利润50%的现金分红。

近几年家电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受房地产下行影响,处在地产产业链下游的家电行业整体增速下滑;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电产品成本压力增大。恰巧在这个时候,董明珠继续掌舵格力,让团队上下人心稳定,平稳转型,应该说这对企业未来发展是一件好事。

然而未来三年,格力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单一空调品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老对手美的在各方面都在赶超,后续接班人的问题也悬而未决。在圈内,董明珠一向有“铁娘子”之称,管理上风格独特,强势而凌厉。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位特别的“网红”企业家,能否在新一轮的任期内,带领格力破圈突围?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多元推进,坚持做手机

尽管挑战重重,董明珠依然满怀信心。股东会上,董明珠特意强调了格力的多元推进战略。“如果格力还是只有单一的空调,现在可能就真的死路一条,没有机会了。”她提到,目前格力的产品线已实现全线覆盖,除了空调领域,还覆盖了冰洗和生活电器等全品类,并已进入到收获期。

对于备受争议的手机业务,董明珠称“还是要坚持做”,“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收获”。她表示,做手机不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是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规划。

事实上,格力从2015年起就开始着手在手机以及新能源领域寻求突破。可惜的是,相比华为、小米等手机大V,格力手机在市场上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有人说董明珠做手机,绝对是有野心的。证据就是她当年的“分分钟灭掉小米”的豪言壮语。只不过时过境迁,没有达成目标,自觉有些打脸,以“此举不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退而求其次。

计划旗下业务板块分拆上市

在股东大会的交流环节,董明珠还明确了将公司旗下板块拆分上市的计划。同时,她强调,分拆上市并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品类分类和品牌价值。

据了解,格力的分拆计划,目前并没有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而董明珠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提到,下一步准备将装备、工业核心部件领域的业务分拆上市。

圈内人明白,分拆上市只是格力资本运作的冰山一角。在掌控股权方面,董明珠其实很有点长袖善舞的意味。一早看中了银隆新能源,她可以多年忍隐,步步为营,一点点吞噬。

2016年,董明珠有意收购银隆新能源,由于阻力重重并未成功。去年8月,董明珠通过司法拍卖竞价拿到了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又将她本人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格力电器。一番巧妙地运作下来,银隆新能源近一半的股权收入了格力囊中。去年11月,银隆新能源又被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烙上了格力印记。

2月28日股东大会,董明珠多次提到新能源业务。她认为,“未来可能每家每户都有储能方面的需求,储能市场我认为是非常巨大的。”当天她还表示,这次再次收购银隆是最好的机会,18亿(收购价格)盖个厂房还不够。“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前景,下次股东会用业绩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无论是分拆计划还是股权运作,都是”鸡蛋分放在几个篮子里“的简单财经规则。分解压力,轻装上阵,让格力形成一个由多家上市公司组成的综合性集团,尽可能避免格力电器的孤军奋战。这或许就是董明珠的聪明之处。道理简单,运用起来却无穷无尽。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未来谁是接班人

董明珠再次连任的消息,犹如一颗石子,在业内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猜测和评议纷至沓来。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这次董明珠三年任满之后,格力由谁来接班?

对此,董明珠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管理团队已有认为可以交班苗头和迹象的人,几位副总裁都在快速成长。”

此前,格力电器董事望靖东和黄辉接连离职。这两位高管被外界称为董明珠的左膀右臂,也被看作是格力重点培养的接班人选。有分析认为,很可能两人对格力的发展思路与董明珠产生了严重分歧,无奈离开。

在更早的2020年,董明珠在谈及接班人标准时曾经表示,格力的接班人一定要比她自己更优秀。她还说,自己做副手的时候,承担了很多一把手的事情,挡子弹冲锋在前的都是她,“我也希望能有这样一位副手,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很遗憾”。

在最新出炉的高管名单中,格力有5名副总裁,分别是邓晓博、庄培、谭建明、舒立志、方祥建。按照董明珠选接班人的标准,到底谁会最后胜出,现在还很难说。也或许,三年任满之后,董明珠还是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继续连任呢。

文/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