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助力上海632米第一高楼

时间:2015-04-07 14:48来源: 作者: 点击:

在上海中心大厦装饰施工中,相关公司创新应用BIM技术成功化解了多项项目施工难题,完成了高难度、大面积双曲面弧形天花吊顶等世界顶级装饰装潢工程,喜获佳绩。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设计效果图

       工艺复杂 难题如山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是一座新的地标式摩天大楼。大厦集高档办公、商场、酒店、会议中心等为一体,建筑高度632米,是上海第一、世界第四高楼。

    如此高端项目的中标无疑是一大喜事,但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出乎意料。

    大厦1F-4F商业公共区、办公大堂区和地下B3-B5电梯厅,施工面积约两万平米,属于世界顶级装饰装潢工程,是大楼内装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系数最大的一个标段。7根不锈钢“通天”巨柱,底截面椭圆长径7.2米,宽径6.1米,内倾87.5度,高25米直达上层底部。二层至五层双曲面弧形天花吊顶,精度要求非常高,以三角形为基础元素,穿孔铝板为材料,从二层核心筒原点向四周成放射状扩散,到楼板边缘转向上,一直延伸到五层天花并与外幕墙相连接,共由13000多块不同曲面的三角铝板组成。由于最小弧度半径25米,最大弧度半径37米,如果一块三角铝板出现毫米误差,收头误差将以米来计算,对于从来没有做过类似装潢的项目团队来说,其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

       引入BIM 难不再难

    破解难题从何入手?项目团队认真分析比较,认为BIM技术作为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所构建的可视化数字建筑模型,在建筑、机电、结构领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虽然室内装饰的业内标准还未出台,实际应用还停留在摸索阶段,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来解决项目难题几乎是唯一可用的技术手段。公司当即为项目委派了BIM专员,组成项目BIM专题小组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应用。

    建构完整的信息模型并实现施工深化的三维模型重构,对于结构复杂形态多变室内装饰并非易事。现场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紧密配合,反复比较、剖析功能,经过多次筛选,精准选择建模软件。他们将常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要相结合建模,有效地解决了包括大面积双曲面天花放线制作等多个难题,实现了施工便捷、无返工窝工、省时省工增效的目标,达到原设计要求。

        发挥优势 尝到甜头

    项目部在施工前期,着力利用BIM技术的功能和特点,预测和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尝到了技术创新的甜头。

    平面施工图立体化,实现了模拟实物上的样板引路。施工人员能预先观察到装饰半成品或成品的结构和模样,特别是核实细节,是否满足业主和设计要求,实现了电子模拟实物的样板引路作用。

    进行BIM模块碰撞检测,实现了在施工前准确预测施工环节可能遇到的接口收头错位问题。比如,项目部在建好弧顶大空间的模型后,将机电、钢结构等相关模型做碰撞测试,发现了原来一直被忽视的钢拉索与天花多个接口的差位问题。由于在施工前发现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了多起将会在施工阶段发生的重大施工难题或返工窝工问题。

    大大提高了现场施工放线定位的精准度和施工效率。该项目施工难点最大的双曲面弧顶天花,设计要求每一圈三角板的尺寸、角度都不同,这就给安装时定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项目BIM小组结合数据模型复核现场尺寸,发现问题精确修改,经过反复核对数据模型并利用三维模型将大空间模型分割成一定数量的三角板,精准的三角板模型通过工厂化加工实现了快速的加工和预拼装,既解决了施工难题又提高了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