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大建筑观”拓展中国建筑师创新视野

时间:2015-12-18 10:59来源: 作者: 点击:

在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五次理事会暨九次常务理事会上,新任理事长修龙两次提出并阐述了中国建筑学会要坚持“大建筑观”的构想,引发与会专家的共鸣和热议。对此,笔者有如下感言及联想,就探讨“大建筑观”提供一家之言。

建筑是什么?建筑何以需要如此广博的观念?芬兰建筑师埃萨·皮罗宁认为,“建筑是一面镜子,在任何时代都照映着我们;好的建筑像一首诗,它包罗万象;建筑师必须是具有社会道德的人本主义者”。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说,“建筑是关于为人民服务的空间,因为空间的质量影响生活的质量……建筑是跨越时间的桥梁”。英国建筑批评家威廉J·R·柯蒂斯一席话好像是对建筑认知观的一个总结和提升,“新观念需要传统来表达,反之,传统需要新想法来生存。”现实中,建筑作品是基于美和真实的,建筑师的最终任务是创造精神图像。

论及“大建筑观”,最应想到的是20世纪的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他明确地从“大建筑观”出发,为建筑科学大部门定位,为建筑科学体系定位;他为建筑科学贡献了一种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山水城市;他为建筑科学建立了三个领头学科,即建筑哲学、城市学和园林学。

钱学森早在1982年就从总览科学历史文化之视角研究建筑科学体系,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视角看,都表现出当今中国建筑界难以企及的“大建筑观”认知层次。

当下,中国建筑界的诸多“怪相”中,有不少问题是缺少自己的建筑理论与创作理念所致。早在20多年前,钱学森的观点仿佛在警示,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思想的观念及做法,是中国建筑界裹足难向前的症结所在。

从“大建筑观”的广度阐释上,两院院士吴良镛研究了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等范畴,意在从更大范围及更高层次上提供建筑学科理论框架。

树立“大建筑观”还必须梳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术思想及贡献。作为中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成1928年在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1946年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他还翻译了《苏联卫国战争中被毁的地区之重建》一书,强调新城要尊重城市原有的肌理及风貌。对此,吴良镛指出,梁思成之所以始终走在学术思想前列,是因为他的建筑观是宏大的,这与他学术领域涉猎广泛相关,他的学术追求感染并启发着他身边的同道者,梁思成闪光的建筑与城市思想,无一不为后人树立标杆。

笔者认为,从建筑创作、建筑评论乃至建筑传播视角看,倡导“大建筑观”十分必要,极其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无论从建筑学科本身的发展与需求,还是从世界建筑文化发展脉络的要求看,任何创新体系都离不了开放的观念。

无论是打开学科壁垒还是倾听不同领域专家的建言,都离不开多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主动开放的创新格局。如设计求真,要允许有不同的创作境界;如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要勇于形成建筑与文博界的开放与联合。开放是保护天赋的创新之源,开放的创新才会丰富与精彩,如果不开放、不联合、不交叉,将永远原地踏步。

建筑学科分化导致业界在反复追求“跨界”的研究与思考,殊不知“跨界”的真正目标是要创造不人为设界的创新设计模式。全国各大城市连年举办设计节、设计周,但至今未形成大设计理念下的设计文化盛会,仿佛设计仅仅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等的“专利”,此种思路不利于中国建筑界与城市界的联合与发展。

建筑大师,如戴念慈、张镈、张开济等,在思考中国建筑文化问题时,往往从建筑全局出发,从建筑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整体走向出发,不会分割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因此,他们留下的作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堪称20世纪建筑遗产,都是当今中国建筑师应学习的经典项目。

从理解“大建筑观”入手,传统与现代的界别绝不仅是时间节点,还是创作者的设计理性与情怀。

中国建筑的传统性是耐人寻味的话题,不仅仅是单体建筑,城市(镇、乡村)与自然融合也是重要特征,建筑师要学习传统匠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同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有现代性,要研究并分析传统建筑的价值应用,要发现何处是传统建筑的继承点,要辨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要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困惑。中国建筑师希望创造自己的现代建筑,希望在保持中国建筑文化并吸纳西方成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现代建筑的理想。

面对“大建筑观”引发的创新话题,笔者又想到了“研发建筑”这个新词。“研发”代表了城市的产业活动内容与功能内容,“研发建筑”是以研发服务与创新作为主导功能的一大类建筑的总称。“研发建筑”的功能不仅是聚集创新资源,还成为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创新源头,具备极高的技术能级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历史是什么?通过历史回眸,可以在事件中发现文化现象,在梳理并静观历史进程中感悟生命的价值。文化是什么?文化是每个民族的“故乡”,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及其最终体现。

如果说建筑是历史的物质记录与文化的物质表达,那么建筑设计研究就与历史、文化紧密结合。文化不仅是致敬传统,更是为了期许创新未来。文化是创新之源,更是坚韧之根。

“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需要一种开放的态度和能力,要敢于搭建“个性定制”的创新平台;“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立足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注重设计效率与项目品质的提升;“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拒绝浮躁,用人性化模式追求有境界的“匠心”雕琢;“研发建筑”的创新设计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及理性思维,从而赢得持续增长的市场与客户群。

笔者认为,无论是“奇奇怪怪的建筑”还是城市化无序发展的背后,都暴露了畸形的审美理念和虚荣的城市设计观,是不受约束的权力意志在作怪。现在,中国经济35年的奇迹性增长模式即将结束,应将精力放在改革释放供给的潜力上。

在审视众多“奇葩”建筑何以堂而皇之频繁“上马”时,在剖析违反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精神的“权力欲”造成建筑乱象的根源后,建筑师要高擎富有想象力的创意设计旗帜,万不可因批评“奇奇怪怪的建筑”就遏制了建筑创新。

精于微,创于勤,方以志远。成功的设计耕耘路,得益于建筑文化的原野与沃土。

从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至今,设计相关的创新类型至少包括3方面:技术导向型创新、用户导向型创新、设计导向型创新。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坚守设计导向型创新,这是因为设计导向型创新会赋予物品以感知,设计导向型创新可以对“意义”与“价值”再造,并由此创造新的体系及管理模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笔者认为,以创新、开放为主旨的“大建筑观”理念,必然为行业创新发展创造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