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孟潮 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著名建筑评论家
建筑与社会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不能须臾分离。建筑属于全社会、全体公民以及整个国家和民族,绝不仅仅是建筑界和建筑师的事,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树立全社会视野的大建筑观念。
读《建筑形态生成的社会解读》(以下简称“社会解读”),笔者再次认识到,必须重视建筑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早在1959年,当时的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就提出了研究建筑问题必须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首先强调的就是“建筑是具有社会性的”。他说:“在研究建筑问题时,如果不从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出发,不从社会的性质出发,就不可能把问题说清楚。”
国内外杰出的建筑学家、社会学家均重视建筑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如,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社会的艺术”,英国建筑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说“建筑是一种政治化的艺术”,中国建筑教育家梁思成主张“建筑院校要开设社会学课程”,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认为“我国建筑高等院校应该开始建筑哲学课”,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我国城镇建设普遍大量存在着社会学问题”……
我国建筑学科和行业缺乏建筑社会学观念,这与对建筑的社会性、政治性考虑不多,理论与实践长期徘徊不前状态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笔者认为,“社会解读”在4个方面具有借鉴价值:
第一,有助于改进过于简化的“三要素建筑观”,开始向“树立全社会视野的大建筑观”迈进。
钱学森1996年在会见建筑界人士时建议:“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一门科学,第一层次是真正的建筑科学,第二层次是建筑技术性理论包括城市学,第三层次是工程技术包括城市规划学。”这一大部门学问是把艺术和科学糅在一起的,建筑是科学的艺术,也是艺术的科学。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史,一定要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建立一个大科学部门。
第二,有助于克服“唯建筑师老大”的旧习,树立发挥公民社会群体作用,让建筑师担起“万人一杆枪”操作者的责任,促使其具备认真创新精神。“社会解读”的作者不拘泥于传统套路,没有就建筑论建筑,而是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切入,视野大为开阔,对过去难于达到共识的争论进行了面貌一新的解读。如,对租界地的新认知。
1853年,小刀会起义带来的社会动荡,使租界里形成华洋杂居的局面,且华人成为租界的主体。租界实行纳税制度,铺路筑桥、设警巡逻,都靠税款。纳税人会议为租界的决策机构,享有大部分的立法权、监督权,市政大事多由此会议决定。租界的管理机构——工部局制订了一系列的市政管理条例,从法理上说,体现了市民的公共利益。
租界是一种近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起初,华人对市政管理条例规定很不适应,后来却主张借鉴租界市政管理办法,建造先进的市政设施。
1872年,上海士绅登报号召仿效租界投资设路灯。1873年,士绅钟应南率先投资南市设灯,响应者100余人。同年8月,南市第一次亮起街灯。
第三,有助于克服建筑专业人员“见物不见人的单纯的过程技术”思路,学会用建筑社会性需要的复杂性、系统性思维解决建筑问题。
“社会解读”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原理和方法解读建筑形态生成的过程,创造性地提出建筑形态生成的4个来源和建筑形态生成的3个阶段,具备可读性、启发性和操作性,值得推荐。
该书作者把第5章观念价值源——建筑形态生成之核心作为该书的重点章节。作者认为,价值观念在建筑形态生成过程中自始至终起着导向作用。首先阐明价值和建筑价值的概念;然后从地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角度研讨社会价值对建筑的影响;再从建筑价值观的代表——业主、使用者和建筑师的角度,对其建筑价值观的形成及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最后,针对当代建筑价值的多元以及建筑价值选择进行阐述。
第四,有助于改变“继续造臣民建筑”的老路子,真正树立“以创造公民建筑为己任”的社会建筑观。
什么是“公民建筑”?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曾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所有的建筑都是公民建筑,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公民建筑才是真正的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不能体现公民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公民建筑。”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