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俞虹
2015年9月28日下午两点,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红四楼(备斋)的三层大教室,建筑与景观的“白话说”茶座成功举办。
在会上,俞虹教授的发言侧重传播的视角。她认为“建筑的功能性、审美性及文化意义的相互冲突、融合、逆转,是‘白话说’所要关注的”,并以央视大楼为例,阐明当代建筑审美性大于功能性的不合理、不和谐之处,强调建筑的审美功能不应该掩盖实用功能,在变革的时代,建筑设计应更加关注其与社会文化生态的关联,关注“为什么审美”、“为什么人”的问题,避免城市建设的同质化。
以下是现场发言:
俞虹:其实我的专业跟建筑跨度很大,但是回头一想,它和建筑又有非常大的关联,尤其邀请函上是从中央电视台开始谈起,我觉得我这个专业更具话语权。其实建筑和传播的关系十分紧密,甚至从本质的来讲,建筑就是一种传播,它是一种更为显现的、固化的,甚至是精准的大传播。
从发展的眼光看,有的院校的建筑专业已经被放到传播系下面,而传播在今天看来已经越来越跨界,辐射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科几乎都可以涵盖,因为技术是从改变人民的交流与沟通技术手段开始,但是它越来越消解了我们对传统的传播大众媒介的概念。无论是自媒体还是传播,他们所带来的信息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就是一个大传播,建筑本身表意性在今天已经大于功能性,这种功能性和审美性,甚至文化意义,相互的冲突或者是融合、或者是逆转,也是我们今天在这里共同要关注的所谓“白话”。
从新闻的传播角度来讲,最初是文言新闻,从文言新闻走向白话新闻,我们看见现在最早的十九世纪初二十年代以后的文章,包括旧中国最早的、最长久的,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报纸--《申报》,《申报》的文字基本上都是由文言文报道,那么文言文的新闻报道就直接导致受众人群很小,比较小众化,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传播,那么想对大众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识的时候,这种传播的介质或者说是语言方式会影响他的传播。因此,到十九世纪末九十年代以后就开始各种各样的传播,尤其是半文半白的新闻传播,乃至后来以新青年为主体的白话文的传播。那么同样我们在谈建筑的时候,建筑作为传播的介质,作为文化表意性的介质,作为一个审美的介质,作为一个功能性的介质,我们应该考虑建筑的功能,是否和谐的统一在一起。就像服饰一样,最初的功能是一个遮羞蔽体的实用功能,渐渐的审美功能就大于它的实用功能,但是无论怎么发展,审美功能不能替代实用功能,也不能超越或者完全消解实用功能。
这也是刚才嘉宾们谈到的问题,“大裤衩”究竟好不好用?我有很多在“大裤衩”工作的学生还有同事,他们都表示不好用。他们告诉我:每次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必须得带上两样东西,一个是门禁卡,另一个是手机,否则就可能迷失在这栋楼里。谈谈他的办公功能问题,原来的一些办公小空间,也是相对比较独立的空间,封闭性和互不干扰性更强,而现在统一变成开阔的大空间,导致有些私密性东西暴露出来。另外“大裤衩”的全玻璃体的设计,使得建筑的阳光照射时间极长,由于上级又对审美有统一的要求,窗户上不能安装窗帘,导致办公人员不得不在自己的办公位上撑上太阳伞。还有演播室的设计问题,这种设计导致新闻中心、文艺中心都不能顺利进入这栋楼办公。总而言之,“大裤衩”的修建中最大的赢家是建筑设计师,作为一个设计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修建这样一栋特别的建筑,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回到我们的话题来说,建筑设计是一个非常非常特殊的行当,不是由任何个人决定的。就像我们在巴塞罗那看高迪作品,因为是在巴塞罗那而不是在马德里,所以他的建筑在这两个地方是有非常不同的,今天我们看北京和,也有很大的差异,建筑之间必然是同社会文化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北京的十大建筑在解放初的时候,那种端庄大气和朴实,都是和那个时代相关的。唯独是北京展览馆的设计,它是和前苏联时代密切相关的。在2007年中国也有几栋建筑获得了世界级建筑的奖项,这个时期的建筑形成建筑群,每种建筑所表达的建筑文化也是和中国崛起的经济和政治背景紧密相关的,那么在中国经济相对平稳的时期,许许多多问题就需要在冷静的前提下进行思考,我觉得诸位建筑大师在北大进行跨界的探讨真的非常有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把一些新的理念实施,变成一种力量,并引领文化审美的发展。在这样的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建筑师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语言表达,我们的目的是可以直接让大众感受到的,因为我们现在城市化的进程同质化太厉害了,我们看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在建设一些仿古建筑,另一方面我们还在大量的拆除一些古建筑。我觉得如果建筑师们有了更强的传播概念,你们的传播可能比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更大。我们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审美的问题,以及未来的问题。在我们的报纸中,从文言新闻走向白话新闻,实际上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对于建筑方面也是密切相关的。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