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烧结

时间:2015-06-26 09:12来源: 作者: 点击:

人类可能是在偶然间发明了陶器,比如,有人发现火堆旁经长时间烤过的泥巴变得非常坚硬,于是用泥巴捏出器形,用火一烧,做出了可以盛水的陶器。

更大规模地生产烧结制品是制作砖瓦。一座长城就足以说明一切。

烧结制品生产的另一次飞跃当是在、石油广泛地使用以后。烧结的已经不限于和砖瓦。广义地说,钢铁制品、水泥、玻璃、琉璃、塑料、都是烧结制品。它们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高温和大量能耗。

烧结制品的共同点是坚固耐用、大多取自矿物质、有较强“可塑性”——易于加工出各种形状,是良好的建材、生产生活用材。在自然界中,这样的材料很少。比如,竹木的抗拉强度较高,但易腐蚀、遭虫蛀;石头的抗压强度较高,但不易开采、运输和加工,且抗拉强度较低;蜘蛛丝是公认的“高强丝”,但产量太小。

烧结制品将是子孙的累赘

烧结制品的负面效应也是很明显的:高能耗,不易风化、自然分解。但人们对此认识很不充分。高能耗,人们可能较早注意到了。1958年大炼钢铁以后,很多大树就此消失。等到更多的煤炭、石油储量被发现,又让人们松了一口气。烧结品的不易风化与分解,从事固废处理的人们首先注意到了,但就全社会来说,更多的人对此漠然。

烧结制品一旦废弃很难处理。各种工业品废弃物正成为一场灾难,如电脑“坟墓”、家电“坟墓”、飞机“坟墓”、建筑废料填埋场等,占地巨大,还有环境污染风险。有媒体报道,废旧电脑正向一些非洲国家倾倒。不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实际上,由于电脑、家电等使用寿命短,经过近二三十年发展,它们的废弃物处理难题立即显露出来。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长得多,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处理难题将在近百年之内集中暴发。

地底下的汉砖秦瓦,作为古董,价值不菲。但砖瓦的千年不腐不烂,也警醒我们:今天富丽堂皇的建筑,可能就是我们子孙的累赘。不可否认,我们今天搞建设,时常碰到与地下文物保护的矛盾。撇开文物的价值不说,古人的确给我们增添了一点麻烦。不可同日而语的是古今建设规模。以我们今日铺天盖地的建设来看,我们的后代是否会动辄碰到“文物”呢?这些千篇一律的混凝土和砖头又有多少文物价值呢?

量变促成质变。过去,谁会在意遍地砂子呢?现在,由于建设量大,砂子在某些地区是稀缺资源,在河道取砂造成安全隐患,或为争夺砂子的开采权生发恶性事故。

处理烧结制品废弃物无捷径

百年以后的科技水平,现今是难以憧憬和描绘的。各种科技奇迹都有可能发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科技如何发达,百年后处理烧结品废弃物仍然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

以砖瓦的烧制来说,就是通过加热提高分子或原子间的作用力,或者说利用高温将粉末状材料烧成晶体、玻璃体。如果想将这些晶体、玻璃体拆解,还原成土壤或矿物质,无非是进行破碎或高温熔融,卸除这些分子或原子间的作用力,至少要耗费与制作过程同等能量。与此相关的另一个常识,就是水无论如何也不能变成燃料——即便将水电解成和氧气,再用这两种气体燃烧,所产生的能量,不会高于电解所耗费的能量。相信这是百年以后科技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我们说建筑寿命为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是指过了这些年以后,建筑不再满足原来的设计要求、质量不能保证,但不等于建筑材料都彻底风化或分解了。那时的建筑可能是梁柱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管线严重老化或者是原功能彻底不适用,不再有利用价值。但是,拆解起来所费工夫与拆解新建筑基本无异。

除此而外,直接利用旧的建筑材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据说,圆明园被毁后,园子中的有些石材被附近的村民搬回家砌猪圈、修院墙。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这是暴殄天物。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未必不是好事——少制作一些新的建筑材料,就是对环境的一份贡献。

源头治理:减少烧结制品生产

有识之士早就关注这个问题,并积极行动起来。一是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一些企业家正着手这项事业。除了混凝土、砖头等的再生外,还有企业对破损的沥青路面实施再生。再生过程中当然也会消耗一些能量和矿物质,但比起新生产要少得多。二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让各地尽可能减少城市地面硬化。马路上淹死人的教训应让我们举一反三,不仅是安全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值得深思。三是引导企业生产高强混凝土和。高强度材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安全和质量,还在于几乎是用同样多的原材料生产出更高效的构件,等同于节约了原材料。

正如此前实施的“限塑令”一样,不远的将来,国家将限制其他烧结制品的生产。为了减轻“白色污染”,“限塑令”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旨在让使用塑料袋的人付出代价。“限塑令”执行效果不彰,可能与成本低廉有关。若有一天出台“限烧令”,相信生产商或消费者付出的代价会比较高昂。随着科技发展,烧结制品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但为高能耗、高物耗所支付的税收将会大大提高,且与商品房的房价在量级上相近,才会起到政策的调控作用。这样将倒逼人们尽量利用可再生材料,或节俭建设。

未来,就像今天的水费包含污水处理费一样,人工材料价格还将包含废弃物处置费。可能有三种材料比较畅销。一是在使用寿命要求不高的产品(如电器)中尽量使用易降解材料。二是在强度要求高的产品(如大跨度桥梁)中尽量使用更高强、更耐久的材料,在很长的使用寿命中摊薄处置费。三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产品,以设计的前瞻性和标准化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