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0 18:51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 点击:次
公共建筑集多种“绿色功能”于一身,基础设施为城市正常运转保驾护航……在各地城市建设中,绿色早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福建福州、北京通州等地正在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创建工作。
建筑添“绿意”能耗做“减法”
【绿色观察】
在福州高新区乌龙江南大道上,有一栋造型别致、颜值颇高的白色建筑。作为福州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的“经典项目”之一,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高新区院楼于去年9月正式投用。大楼建筑面积超过3.1万平方米,里里外外都有浓浓的“绿意”。
“这外表就有不少讲究。”福州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采用全装配外挂墙板,页岩陶粒混凝土材料比普通混凝土更“轻盈”,可减重20%,加上保温层、门窗的科学选材,实现了高效保温隔热的目标。
一个个精巧的设计,也将绿色节能进行到底。比如,不出屋面的水电管网,能减少外部热量输入;调整外窗朝向,让其朝向正南的同时,避免西晒,降低夏季西晒房间的空调能耗;外墙楼板、架空地板等部件,也升级为系统集成设计,无需外脚手架施工,不仅缩短了工期,还降低了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
“超高效的智能设备,也是亮点所在。”该负责人介绍说,大楼空调系统属于超高效智能VRV(变制冷剂流量)系统,与传统空调相比,调节起来更灵活,节能效果也更明显。不锈钢给水管,臭氧自洁式消毒器、可自动清洗的水箱等产品的使用,助力全方位做好能耗“减法”。
“项目设计之初,就定位为超低能耗建筑,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程‘管护’下,进行精细化施工。”上述负责人说,日前,该项目碳排放动态监测平台上线,可实时掌握公共建筑维护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这能为我们积累数据,在夏热冬暖地区实施超低能耗技术提供样板。”
【绿色解码】
福州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已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占比逐年提高,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37个、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35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5个。去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3个公共建筑完成节能改造,改造面积约42.9万平方米;完成后坂公交大修厂宿舍等2个居住项目的节能改造。
目前,福州正在组织开展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工作,已推荐10个碳排放测算试点项目,包括4个公共建筑项目、1个住宅小区项目,东南区水厂、洋里污水处理中心等3个基础设施项目以及2个施工过程项目。
节能新方式低碳“新名片”
【绿色观察】
在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形似“粮仓”的剧院、状如“赤印”的图书馆、“帆船”模样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是城市绿心文化地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项目的典范,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万吨。秉承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在城市副中心,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绿”起来。
在三大建筑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推进二次结构、机电、管线的施工。三大建筑严格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建设,通过使用节能材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举措,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07吨。在城市副中心“近零碳”示范区建设中树立了标杆。在剧院的设计中,应用了保温性和气密性良好的外窗和遮阳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不久的将来,当人们在大剧院看演出时,头顶上的室内灯可根据自然光智能调节开启数量,达到照明系统的智能管理和有效节能降碳的效果。
图书馆立面设计采用陶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组合方式,考虑自然采光与夏季遮阳效果,科学合理优化一层至三层大空间及公共空间的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未来,人们夏天在图书馆看书时也能觅得清凉。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介绍说:“我们通过配置以地源热泵为主、光伏发电为辅的多功能互补的复合式能源系统。同时以40%可再生能源比例、近零排放的目标,实现了三大建筑整体低碳、绿色、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减排目标,达到了国内节能减排的先进水平。”
【绿色解码】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着力构建智能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大力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品质化发展。新建民用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要求,新建公共建筑100%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实现超低能耗建筑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高效绿色、生态友好的现代综合城市建设体系。
同时,还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双零”(零碳、零能耗)规划展览馆、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绿色示范项目落地,做好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示范与推广。
预留g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