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减碳:是阳春白雪,还是深刻的变革?

时间:2022-04-21 21:51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作者: 点击:

在浩繁纷杂的讨论中,如果抛开复杂的技术问题,摊开来看,就成了一个极简化的命题:建筑减碳就是让人“更加有质量的活着”,让人“住得更舒服一些”。

建筑减碳,对于我们来说,还属于阳春白雪。”一位房企高管日前这样表示。潜台词是,目前企业活得很挣扎,减碳很遥远。这种认知反映了部分企业的思想倾向,本质的问题可能在于对减碳的无心或者无力,忽视了我们眼皮底下正在发生的变化。

在专业的语境中,建筑减碳已经被定义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如何广泛而深刻?首先,它涉及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事关整个社会与每一个人。其次,它将深刻改变建筑行业的生产方式与运行方式。无论是内涵流变,还是外延拓展,建筑减碳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政策具有很强的目标约束性要求。《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明年41日实施,这个被业界视为“强制标准”的文件中有两个数据和一个要求,与过去不同的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大概是居住建筑节能要提升30%,公共建设要提升20%;同时要求所有建筑都要进行碳排放量的计算。

文件所展示的政策意蕴有两层:一是建筑减碳有了量化标准,二是对建筑碳排放做出了量化要求。它预示着,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生产方式等等,建筑业都将告别过去低质量、低标准的生产模式,向高质量、高标准的模式转变。

其次,减碳是技术问题,也是观念问题。讨论建筑减碳,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在某种程度上要驾驭这样一个复杂而宏大课题,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还是对常识性问题的认知,都极具挑战性。

在通常的认知中,都倾向于建筑领域的“碳”是施工造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缓解。据权威学者描述,真正被忽视的是建筑运行环节,大量“碳”都集中在此排放,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也是一个观念认知的问题,比如近20年间空调全年使用时间不断延长,消费观念无疑也增加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减碳的难度。

再次,在浩繁纷杂的讨论中,如果抛开复杂的技术问题,摊开来看,就成了一个极简化的命题:建筑减碳最顶层的驱动力在于,向更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最底层的逻辑在于,让人“更加有质量的活着”,让人“住得更舒服一些”,真正构建一个诗意栖居的社会,这不仅仅是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更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民生工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知一个新时代有没有开启,但一个旧时代肯定结束了。对于诸多企业,特别是建筑企业而言,建筑减碳并不是“阳春白雪”,它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需对这种错位认知纠偏,避免形成一个现代性的思想认知囚笼。因此,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我们都需要踩准大时代进取的节拍,要与改革精神高度共振。

哲学家帕斯卡说:“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作家刘慈欣诠释成,“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核心用意是要给活着的人以尊重,让他们活得有质量。建筑减碳的现实意义在于,给建筑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建筑,这样的岁月才能有文明,这样的变革才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