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消费异常火爆,医美、奢侈品消费持续走高

时间:2022-04-21 21:51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作者: 点击:

2021年亮点频出的商业板块,正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并呈现出传统消费低迷、新兴消费异常火爆的特征,此外,高端消费尤其是奢侈品表现亮眼。

作为新兴消费赛道的美丽产业,去年规模持续走高,高低两端增长迅猛。从数据表现来看,CAIC数据显示,2021年化妆品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7%,年内化妆品业态开业居首。随着消费者对医美的需求日益增加,医美市场也随之迅猛扩张。

今年商业板块,奢侈品继续上升,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疫情期间,部分城市奢侈品排队购买的现象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占比达到25%,疫情改变了这种消费习惯,受益于奢侈品销售恢复,部分重奢购物中心销售额暴涨。

疫情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但对于新兴消费和高端消费而言,已走出独立行情。

美丽产业持续走高

受人口结构影响,2021年整个消费总量上升幅度有限,在颜值经济崛起大背景下,化妆品零售收入延续了2020年增长趋势,实现逆势增长。

CAIC数据显示,2021年,化妆品零售收入达到3332.6亿元,同比增长27%,较2019年增长32%。对比疫情之前,增长了超三成。从化妆品业态开店量来看,美妆护理以680家新开店量占据各业态新开店之首。

与客单价比较低的口红一类化妆品形成“共鸣”的是,客单价较高的医疗美容业发展也非常迅速。

CAIC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医疗美容行业规模达到2274亿元,增速达到15%。2019年和2020年增速仅为11%左右。这也意味着,无论经济好坏,颜值主义消费者还是会追求美一点,因此,美丽产业实际是很有前途的。

我国医美上市公司目前较少,市场空间非常大。通过一组数据来看,对比韩国、美国和日本分别达到20.5%、16.6%和11%的渗透率,我国医美渗透率不足5%,按照对标韩国20%的渗透率来看,市场空间非常大。

医美成投资新热点

从房企入局情况来看,多数房企将医美划归至大健康产业链中的一环,并逐渐成为房企投资热点,比如奥园、上实城开和苏宁环球等房企纷纷瞄准医美板块。

近两年来,房企积极布局医美,体现出健康板块经营思路的转变。房企的投资重心由“地产”向“健康”过渡,运营的核心也由项目转为客户流量。

近年来,非手术的微整形技术逐渐成熟,医美项目越来越安全便捷,消费也越来越大众化和年轻化,房地产市场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医美行业有助于房企实现存量客户资源的对接与激活。

医美产业兼具消费和医疗的双重属性,具有进入门槛低、现金流充裕的特点,房企的投资也能更快的获得正向回报。

以奥园美谷为例,通过收购杭州连天美、广州奥若拉等医美机构,不断剥离地产业务,此前奥园美谷在第三季度业绩预告中称,公司业绩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第二季度公司收购的浙江连天美并表带来正向贡献。

奢侈品与快时尚两头火爆

商业板块中奢侈品的消费表现亮眼,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快时尚,均呈现出较高的热度。

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加之海外旅游的受限,导致奢侈品消费回流,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奢侈品销售表现亮眼,并在疫情时出现火热景象,全年奢侈品销售增速达到48%。2021年,奢侈品销售额保持40%以上高增长,延续了去年的火热。

从奢侈品销售结构来看,2021年,奢侈品年消费小于5万元的轻度消费人群消费占比达到35%;年消费5-30万元的中度人群消费占比达到55%。值得注意的是,原本是轻度奢侈品消费的人群,消费量上涨了15%,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放眼全球,中国大陆全球奢侈品消费占比持续走高。CAI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规模全球占比达到25%。

这也促使较多奢侈品牌的高端商场受益,那些以重奢为主力业态的商场业绩均实现暴涨。

根据CAIC对全国8家典型重奢购物中心调研情况来看,2021年北京SKP销售额最高,达到298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68%,同比2019年更是增加96%;对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比增幅来看,上海恒隆销售额增幅最高,达到了254.2%,上海国金以218.5%的增速位列第二位,其他典型商业地产项目销售额增速也都在90%左右。

受益于奢侈品销售的恢复和火爆,恒隆地产业绩表现较为典型,其物业租赁收入表现良好。根据恒隆地产半年度报告,内地10个恒隆广场的表现优异,商场租赁收入总额达22.32亿元,同比增长38%,高端商场收入显著上升46%,达19.1亿元,次高端商场则上升3%。

疫情以来,不少商业业态面临清零或重启,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出来,整体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2021年商业板块依然有不少亮点。疫情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整个商业的压力依然很大,并且会越来越大,对于企业而言来竞争力的核心还是在于运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消费总量上升幅度有限,CPI和PPI剪刀差不断加大,消费者支付能力在不断下降,总的消费上涨速度缓慢,尽管如此,新兴消费和高端消费依然迸发出较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