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提房地产

时间:2022-04-21 21:50来源:中房报 作者: 点击: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是5.5%左右。

对于房地产领域的工作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了定调: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今年是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作的第9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梳理了2014年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对房地产的调性每年都根据形势作出新的部署和要求。

2022年:支持合理住房需求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工作的重点要求是: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具体做法有: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严控撤县建市设区。

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2021年: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具体做法有: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

2020年:因城施策稳定楼市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做法有: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

2019年: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出:更好解决群众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社会广泛关心的房地产税,报告的提法是: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具体做法有: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抓好农业转移人口人口落户,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

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居住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生活服务设施。

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加包容和人文关怀。

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改革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发展。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落实和完善促进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上中游协同,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具体做法有:

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

强化金融监管。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推进棚改。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

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实行差别化调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租购并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

2017年:热点城市控房价,三四线城市去库存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报告还提到加大支持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

具体做法有:

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目前城镇还有几千万人居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区,要持续进行改造。全年再完成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继续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种方式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

2016年:支持刚需购房,因城施策去库存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行业的定调是: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以及“因城施策”去库存。

具体做法有:

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产库存。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公开性,促进“多规合一”。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2015年: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调控房价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调控要求是: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做法有: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2014年: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的工作要求是: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具体做法有:

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大城市保障房比例。

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政策性住房投融资机制和工具,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保障房建设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建设质量,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年内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