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0 14:16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点击:次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中央政治局会议立足于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明确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对城镇化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大作用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方向性总结。
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当中,2019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也是“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
冯奎认为,以人为本推动城镇化,能够有效地拉动投资与消费。比如建造农民需要的住房,由此连带的投资效应就很显著;推动农民变成新市民,由于人口集聚可以产生更多城市经济细分需求;改善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同样具有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加强城市短板领域建设,围绕农民进城就业安家需求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比如,针对防疫和防汛减灾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设施建设;着眼满足群众改善生活品质需求,要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环保设施、社区公共服务、公共停车场等薄弱环节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针对大量农民到县城居住发展的需求,要加大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
现阶段,我国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二左右。加快推进县城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既能承接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助推形成同城化发展的都市圈,也能强化与邻近地级市城区的衔接配套,带动小城镇发展;既可以形成当期投资,改善的公共设施又可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形成乘数效应。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从空间角度看,今后五到十年,最大的结构性潜能就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发展。初步估算,都市圈建设每年能够为全国经济增长提供至少0.5到1个百分点的增长动能,不仅为应对疫情冲击,更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新增城镇化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与都市圈,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冯奎表示,总体上,我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仍处发展的起步阶段:核心城市的承载力需进一步提升,县城等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需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特色与差异化分工优势需进一步形成;城乡要素需进一步实现自由流动,乡村发展滞后的局面需要得到缓解;城市群、都市圈内部基础设施与要素联系需要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说明,城市群、都市圈的成长性强,发展的后劲足、未来的空间巨大,是投资建设的重点。(记者 熊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