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8 13:12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点击:次
科学系统治理 引导习惯养成
朝阳区促进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
“分类新时尚 垃圾变宝藏”主题宣传活动——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分小萌”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近年来,朝阳区一直以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随着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朝阳区加大推进力度,各级党委把垃圾分类纳入地区党建工作内容,形成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居委协调、物业参与“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区政府及下属各街乡分别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制度规范、协调部门联动、深入社区基层,通过人性化服务带动精细化管理,提高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度和正确投放率,着力促进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2485个居住小区、141家区级党政机关、18家区属企业、735所学校、144家医院、87家星级宾馆、23家A级景区、1122座商务楼宇、660余个在施工地全部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制度、签约有资质收运服务主体、纳入全区生活垃圾管理台账;43个街乡已全部启动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劲松街道已通过市级验收,双井等12个街道已接受市级验收,其余30个街乡预计年内完成创建验收。
硬件升级
就地处理与分类运输能力双提升
想要做好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就需要先准备到位。以全区范围内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朝阳区在各小区共配备了桶站2.5万组,设置大件垃圾暂存点1052处,同时配备了2897辆垃圾分类电动收集车。此外,推动各小区逐步完善日常管理,793家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公司落实垃圾分类规范管理主体责任,其余老旧小区、安置房、回迁房等无物业管理的小区,由属地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完善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数据显示,自5月1日新条例实施至今,朝阳全区厨余垃圾每日分出量由40吨提升至150吨,分类成效显著提高。
在规范分类运输设施建设上,朝阳区环卫中心负责城区284座垃圾楼和16座农村地区中转站的收运管理,其中,16座中转站为去年新建完成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正在规范化改造的垃圾楼128座,改造完成后能达到分类标准的115座,能确保每个街乡至少有一座分类转运设施。
垃圾就地处理能力也逐步升级。朝阳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拥有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回收等处理和消纳设施,日处理其他垃圾3400吨、餐厨垃圾400吨,大件垃圾日处理能力80吨,可回收物日收集能力700吨。未来还计划建设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焚烧三期项目,进一步提升朝阳区垃圾处理能力,打造全链条、全品类生活垃圾管理体系。
创新模式
因地制宜推进分类常态化
朝阳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区域面积广决定了在朝阳区推广垃圾分类不能“一刀切”。从“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专业+自治”呼北模式、“分类三集中、垃圾不落地、社区无桶化”的甜水西园模式,到“12345垃圾分类工作法”的高碑店模式,朝阳区在垃圾分类领域不断因地制宜地的创新方式方法,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
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一处老旧小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管理、没有规模以上社会单位、没有封闭区域的“三无”纯居住开放式小区。社区居委会成立专门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开辟专栏宣传、安排专人劝导,聘请专员分拣,让垃圾分类在社区“落脚起步”。随后,从住户和商户的层面,党员自发争当示范家庭、商户自主完成分类收集、居民自觉养成分类习惯,逐步实现垃圾分类“自治”,走出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专业+自治”呼北模式,为老旧无物业小区垃圾分类提供了借鉴。
甜水西园社区则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党员成为垃圾分类“领头羊”,研究确定了“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的“三集中”工作法,引导居民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放生活垃圾,并集中分拣清运,让垃圾不落地,社区“无桶化”。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高碑店乡同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树立文明乡风,将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了“12345垃圾分类工作法”。即聘请1家专业公司,强化科技支撑;组建2支队伍,强化力量保障;选取3个试点区域,探索垃圾分类多元模式;采取创新举措吸引群众热情参与、推进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垃圾分类清运方式、健全垃圾分类监督激励机制4项举措,强化体系构建;开展进小区、进家庭、进校园、进街巷、进单位“5进宣传”,形成示范引领。
宣传引导
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理念
垃圾分类想要形成长效机制,首先要变成老百姓的一种生活理念。随着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朝阳区刮起了一阵垃圾分类理念普及的时尚新风。
朝阳区发放《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1.2万册、“垃圾分类致居民一封信”152万封、张贴“小区内分类垃圾桶站点位图”22.3万份,方便居民在精准投放垃圾的同时,全面了解本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提高居民主动参与率。
5月1日起,朝阳全区建立了100家“分小萌”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示范引导站,招募500余名青年志愿者深入宣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朝阳区还注重发挥协会作用,通过物业协会向280家会员单位,共计1332个物业项目发起倡议,推进落实物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餐饮协会,向全区800家会员企业发放倡议书,要求餐饮企业从5月1日开始,全部实行垃圾分类,落实“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规定。
近日,朝阳区垃圾分类曝光平台也正式上线,市民如果发现身边存在垃圾溢出、垃圾桶破损等垃圾分类问题,可用手机扫描垃圾桶站的“朝阳群众管城市”二维码,登录“朝阳群众管城市”公众号,拍照上传曝光,反映的问题将被迅速处理。据悉,该平台已经在朝阳区劲松街道6个小区试点,未来将在全区范围推广。
随着朝阳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稳步推进,未来,朝阳区将进一步提高末端处理能力,加快焚烧三期建设、提升厨余垃圾处理能力,科学配置硬件设施,努力实现“垃圾细分类”、“垃圾不落地”,让“新时尚”在朝阳落地开花。(魏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