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1 21:18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点击:次
航道上起北关闸下至杨洼闸 沿岸绿化景观全面提升
牛牧屯界河与大桥。 白继开摄
迁徙路过于北运河栖息的海鸥。 白继开摄
北运河甘棠闸段河道效果图。
惊蛰已过,地气蒸腾,被冻住的土壤逐渐变得松软。抓住春季大好时光,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各标段已渐次复工。按照计划,明年北运河城市副中心段40公里河道将全线通航。城市副中心的闪亮名片——大运河,将成为市民新的观光休闲之所。
京津冀协作治理运河
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上起北关闸,下止于北京市界,全长40.181公里。去年10月3日,北运河通州城区段(北关闸——甘棠闸)的11.4公里已经实现旅游通航。今年综合治理工程的重点是通州城区段下游,即甘棠闸至京冀交界处的20多公里。
3月3日,记者来到京冀交界处的牛牧屯村。从村边流过的牛牧屯引河,是北京市与河北省的界河,其河西是通州区西集镇,河东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这条引河也是连接潮白河和北运河的一个通道。河道甩出一个弯弯月牙的形状,勾连京冀的两大水系。
眼下,牛牧屯引河水位经过下游河北省的调蓄,已经下降了1米多,河滩大片裸露,几只小船也搁浅在河滩上。“把水位降下来,主要是为了方便我们上游运河段的清淤和河堤加固。”北运河管理处工程科科长杨子超介绍。运河治理涉及京津冀三地,位于上游的北运河通州段在综合治理上也离不开下游河北省和天津市的配合、协助。例如,这次河道清淤,就与河北省进行了多次沟通,对方将下游的曹甸橡胶坝落坝后,大大降低了上游水位,从而有利于上游河道综合治理的开展。
北运河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技术方案、景观设计方案等,北京市与河北省、天津市也进行了充分沟通,确保运河治理在整体水平上保持一致。
拓河道增船闸保通航
从牛牧屯引河出发,上溯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就是北运河通州段。在蓝色围挡圈住的施工标段,几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河道清淤,戴着口罩的施工人员,在工地里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的六七个标段已经次第复工。当前施工的主要内容就是河道清淤。
杨子超介绍,河道清淤一方面是让汛期行洪更顺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通航后的水质。“河道底泥这么多年来沉积了很多污染物,游船在河面上行驶,很容易把这些污染物从河底翻搅上来。”他介绍,清淤后,将在河底种上繁茂的挺水植物,形成水下森林景观,同时又能净化水质。
在距离市界约12公里的工程6标段,沿岸的树木伐移和河道清淤同步进行。标段负责人介绍,这些林地均已办理伐移相关手续,把树移走主要是为了对河道进行拓宽。在这个标段,北运河河道将从现在的八九十米拓宽到180米。河道拓宽后,将进一步增加蓄水量,保障明年的旅游通航。
考虑到土方工程量较大,6标段在景观设计上也因地制宜,计划利用开掘出的土方堆起一座矮山,然后对山体实施景观绿化。初步设计,这座小山占地585亩,站在山顶的观景平台上,北运河风光一览无余。
同样是为通航做准备,北运河的通州城区下游段,还将新建两处船闸,分别是甘棠船闸和榆林庄船闸。因为要营造水面景观,下一步拟通航的20多公里河道水位落差较大,新建两处船闸,可让游船平稳地渡过落差水面。目前,这两处船闸正在规划设计阶段,预计下半年启动建设。
运河畔展开自然风情画卷
去年实现通航的北运河通州城区段,11.4公里河道两侧绿树成荫、林海延绵、水鸟云集的景观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在治理的城区下游段,景观设计也颇为精心,并且更加凸显自然之趣。
距离市界不远的杨洼闸是明年通航段的终点,此处河道宽140米,蔚蓝的水面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与两岸林带相映衬,看起来磅礴大气。水面上有很多灰色、白色的小点在跳跃。“灰色的是野鸭,白色的是白鹭、海鸥。”杨洼闸管理所副所长王云海介绍,天气好的时候,运河上能见到数百只野鸭,秋天迁徙季,鸟儿就更多了。
不仅水鸟逐年增多,运河里的水生动物族群也渐渐庞大起来。“鲫鱼、白条儿、河蚌、田螺,特别多。”王云海说,正因为有的吃,水鸟才愿意来,这几天水位下降,总能看见水鸟从河里叼鱼。
在计划明年通航的甘棠闸至杨洼闸段,这样的自然野趣将随处可见。这一段的运河沿岸,还将打造两大景区,分别是“绿道花谷”和“延芳画廊”。其中,“绿道花谷”利用榆林庄闸、杨洼闸等形成水面,建设集防洪、水质净化、生态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延芳画廊”通过延芳湿地公园建设,带动周边大片林地的发展,形成自然优雅的景观带。
运河沿岸还将建设慢行道、休息区、观景区、休闲娱乐区等服务设施。利用此前的河堤路、巡河路,打造集骑行、步行等功能为一体的慢行系统,让游客有的看、有的玩,能在运河边停驻下来。
通航工程是北运河(通州段)综合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整个综合治理预计在2022年完工,北运河(通州段)未来将形成能自我修复的生态环境,河道水质会得到有效净化,逐步形成排洪通畅、岸线自然、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