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贝淡宁和艾维纳的著作《城市的精神》在一开篇即提出了重要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更迭,带着不可逆的历史尺度,将厦门带入了现在的时间表。
这座城市,有我们眼睛可见的变化和进步,亦如某一间店面的开张,某一条街巷的改变,某一个新区的出现……也有隐形的脉络,不被我们察觉,却在更深的层次影响城市发展的脉流,亦如企业家的蓝图、设计师的精神、学者的批判……“进化”本身,是时间的流转带来的必然,更是某种在众多参数作用下的“向前的力量”。
我们选取公元2016年做这一组专访,力求借由城市意见领袖的视角来记录当下的城市,也从“过去的过去”到“未来的未来”的时间轴上,描绘厦门的“当代性”。
简介:
林秋达: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总建筑师;厦门十佳建筑师
代表作: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厦门建筑师。他曾在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专攻建筑学专业,曾设计过厦门的标志性建筑——T4航站楼。从求学到实践,他在建筑这个行业里已经22年了。22年的积累,让他对建筑的技与道,以及建筑内外的世界都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价值判断。
林秋达认为,建筑有五个维度:零维度的设计灵感、可见的二维的图纸、三维的空间,第四维度的时间,以及隐性的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第五维度,都在影响着城市与建筑走向。理解厦门的城市与建筑,如果忽略了不可见的第四和第五维度,也只能就空间而空间地思考。
◆他的城市观
当我们把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我们正在跨越尺度地看待城市现象:城市就是一个巨大化了的建筑,建筑也是一个微缩了的城市。
城市的进化与建筑单体的进化不同。建筑单体历经时间的洗礼的过程,如同个人的生老病死。城市却在局部更替中不断加入具有时代元素的新建筑,城市特性和整体记忆不断延续,其进化如同人类社会与群体:思维在传承,个体却在不断消亡和更替。
◆他的建筑观
美学归结于数学,数学归结于哲学。我是一个用现代手法来演绎作品的建筑师,我也在数学理论中找寻建筑的原点。用分形的概念来理解,万物复杂的表象之下,都有极简的秩序,所有的一切都是可量化的,用最简单的公式能演变出最复杂的结果,这称为深奥的简洁。
从超级城市到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城镇、社区和建筑单体,其中遵循了“自我相似”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分形的理论加以诠释;反过来,也可以按照某一原型通过迭代和演绎,来建构非常复杂的建筑和城市。上述的所有观点,包括建筑与城市的螺旋型进化,无不出自对于分形的哲学理解。
Q&A 问答 PART A
近二三十年 厦门的高速发展
留给建筑师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Q:从建筑的流变看厦门的进化,这座城市正在从过去走向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有哪些值得记录的地方?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厦门的建筑变迁正处在什么样的时间表?
A:建筑的特质是依托于城市的特质的。我是一个老厦门人,对于我来说,厦门的特质是一个滨海小城,具有怡人的城市生活尺度,带有其特有的节奏和生机。鼓浪屿的老别墅、中山路的骑楼、厦门大学的嘉庚建筑群等可称之为这个城市的老建筑代言。
厦门城市的尺度在近几十年在不断扩张,从老城区到新城区,从岛内核心区到岛外新城。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厦门的“味道”也在慢慢地变淡,“国际范”在逐渐变浓。这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却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近二三十年,中国城市的高速发展留给建筑师思考的时间并不多,经济的因素直接决定了城市建筑带有某种程度的复制和雷同,也塑造了当下城市的样貌。从多样性和地域性的角度而言,有诸多遗憾之处。我们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更多的是应该看到这张不完美的“答卷”产生的原因,以至于在下一个十年中进行改善。
PART B
厦门老建筑需要在“内容”上丰满
否则“容器”保护得再完美也没有生命
Q:对于厦门老建筑的保护,到底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貌似现在学界和业界正处在两级:一派认为老建筑就该回归历史的本真;一派则认为老建筑应该完全更新。您的观点是?
A:这种争论一直都存在。争论的根本,实际上是在于对由时间构成的第四维度和由政治、经济、文化所构成的第五维度的理解的不同。
从我的观点来看,建筑一味地回归原初的时间节点,其实是忽视了时间流转带来的变迁。从时间的第四维度看,建筑是具有时代性的。近二三十年出现看似千篇一律的建筑,从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来看,也将成为这座城市特定时间段的历史记忆,成为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的缩影。就好像当我们回望那些五六十年代的建筑时,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它的时代感就凸显出来了。因此,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看,当下的建筑不完美,却也承载着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历时性”的容器,承载了“瞬时性”的功能。建筑在诞生时刻所赋予的“功能”并不能决定其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所容纳的全部内容。就好像故宫曾经是皇宫,而现在是一个博物馆;T4航站楼现在是一个航站楼,在新机场投入使用后可能转变为会展或商业等其他功能。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不可见的“内容物”的更换、轮转和进化才是更有趣的考量对象。除了历史古迹外,老建筑的保护,如果不能赋予新时代的更新意义,即使“容器”保护得再完美,也是没有生命的。只要使用者赋予建筑的“内容”富有活力,建筑的生命就有继续存在的价值。
过去的很多年,我虽然一直居住在厦门,但沙坡尾我是很少去的,因为它是一个渔港。但如今随着街区的改造和功能变迁,我发现我也有去的理由了,这并不是因为它的“硬件”变了,而是里面的内容改变了,这应该就是肉眼所看不见的城市进化脉流。
国内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已经有众多案例,例如桐乡的“乌镇”、苏州的“桐芳巷”、福州的“三坊七巷”等等,采用了多种不同的保护与更新模式以应对不同的项目条件和社会背景,从不同角度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和新环境下的更新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历史街区的更新不可避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问题,有些往往超出建筑师的把控范围。但无论面对何种类型的历史遗存,提出解决方案的建筑师如果能秉持敝帚自珍、慎之又慎的态度,历史痕迹的流逝也许不会那么轻易。
PART C
未来的十年,大量建筑脱离不了普适范本
岛内的城市更新将令人期待
Q:您提到,急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进入末期,那么下一个十年建筑师又将给中国城市交出怎样的答卷?
A:我在哈佛的导师花了近12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博物馆的改造项目。这样的时间周期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在高速城市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效率和经济。而在未来十年,当城市和建筑业界由跳跃式迈向平稳的发展周期时,建筑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层次地思考建筑和城市的问题。
拥有国际视野的建筑师越来越多,在信息传递交流迅速的网络时代,最前沿的建筑资讯和建筑技术具有更快的迭代速度,也促成了近年本土建筑师的快速成长。当本土建筑师逐渐成熟时,个体的自觉、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大时代大环境的调整,都为厦门下一个十年的建筑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我非常期待。
Q:厦门建筑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走向何方?
A: 个人组成人群,人群组成社会。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有默默无闻的,有高调引领的。同样,城市是建筑的群落,在城市里面,有卓然挺立的地标性建筑,也有默默无闻的“背景”建筑,在城市进化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建筑都承载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缺一不可。
作为本土建筑师的一员,我们一直在努力。无论在哪个时期和哪个城市,伴随着城市扩张而起来的新建筑本身应该不会偏离“大量建筑”的范本,也就是带有时代印记的“背景”建筑。找到历史延续性的同时维持时代的多样性,真的不简单。每个建筑师都有自身的认识和做法,这是建筑多样性的最重要的来源。如何为岛内的城市更新出谋献策将成为考验建筑师的最大难题。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