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窄慢车道”缘于城市道路规划“短一截”
2016年5月4日,郑州市红云路东段路两边的慢车道被划出的停车位侵占,留下的慢车道只有30厘米左右,成人步行刚刚能通过,而自行车或电动车根本就无法在规定的车道内行走,给附近民众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城市道路中的慢车道是专门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而设立的,目的就是规范非机动车行车秩序,避免交通隐患。然而,新闻中出现的仅有30厘米左右宽的“最窄慢车道”却与其设置初衷“背道而驰”。窄得“可怜”的慢车道仅容成人步行刚好通过,更别说自行车或电动车了,其根本无法在规定车道内行走,只好无奈地横穿于马路之中,由此带来的交通隐患只会“只增不减”。这条名义上专为自行车或电动车铺设的30厘米宽的“安全绿色通道”实为一场“冷笑话”,令众人“呵呵哒”之余更让人陷入深思。
其实,在城市道路问题上,如此“荒诞雷人”之事并非个例。青岛火车站附近的费县路、广州路上的斑马线就曾有不少都紧靠着高高,以致于行人没有足够的形式空间;海口市白龙南路曾出现过一条“有头无尾”的马路,它的一端没有直通路口,行人要跨越绿化带或从机动车道绕行才能进入非机动车道……这一条条“奇葩”道路,“阻碍”着人们的正常通行,更充分暴露出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中“漏洞百出”。
笔者认为,形形色色的“残疾”车道不仅说明城市道路规划者大脑“缺根弦儿”,更彰显出城市道路规划的“慢动作”和不作为。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存在严重的“得过且过、完事大吉”的懒政心理,在规划城市道路交通问题上鼠目寸光,缺乏大局意识,只顾安置铁冰的金属、苍白的交通线,却忽视了公共设施的实用性与人性化设计,忽略了行人的方便与安全,使得道路的隔离栏、人行道、斑马线和慢车道等存在设计缺陷,致使行人被迫“跨栏式过马路”、非机动车无规矩行事等一系列乱象出现。其实,和谐的交通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建。一方面,行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城市管理部门也要合理进行道路规划,不断完善道路设计,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在保障人民的交通安全的基础上,确保道路通行畅通,从而真正营造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
“最窄慢车道”事件不仅为社会敲响规范城市道路规划的警钟,更是在提醒城市管理者们要在内涵及其它非外观的布局、建设上,穷尽心思,做足文章。唯有如此,方能从根本上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提升居民幸福感。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