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 张铁山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座城市在苏联的帮助下,一口气建造了近十家的纺织厂”,这段出自小说《安德烈的晚上》的文字,毫不夸张地道出了苏式建筑流行时,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苏式建筑起源于前苏联,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结合中苏建筑特色,共同烙上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忆。
在西安,无论是大庆路上的西安高压开关厂还是户县余下的热电厂,或者是黄河机器制造厂、秦川机械厂、昆仑机械厂、灞桥热电厂、东风仪表厂等等,大量的苏式建筑都无不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记忆,一幢幢苏式建筑的朱强中,无不保留了一座城市在一个年代的记忆。据了解,前苏联曾在援建过24处项目,在西安有17项,是接受苏联援助项目最多的城市之一。
半个世纪以来,苏式建筑几乎改变了西安城市的格局,热气腾腾的家属院、井然有序的生产区、还有福利区,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历史记忆。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改造,这些建筑也即将面临大量被拆迁的局面。
“这些建筑虽然年代不是非常的久远,但是意义对于我们却非常重大,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不能无缘无故就消失了,这会非常可惜。”陕西省政协委员张铁山表示,这次陕西两会他的提案是,保护户县余下的苏式建筑,关注西安的历史建筑保护。张铁山说:“西安有大量的苏式建筑,这都代表了一代人一个时代的记忆。如果能很好的把这些文化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用另一种方法发挥活力,而不是简单的拆掉,那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据了解,针对近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的拆除保护性建筑的现象,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曾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坚决制止拆毁、破坏保护性建筑的行为,切实做好保护性建筑的保护工作。在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修缮建筑本体,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在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应当注重保护性建筑的保护,禁止大拆大建、拆古建新,不仅要对其建筑本体进行保护,还应当保护其历史环境、整体风貌和空间特色。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