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在过去的十年内,房地产市场在1998年住房市场改革之后一路攀升,在部分地区已提前实现了“超英赶美”,而政府在抑制楼价过快上涨方面屡败屡战。最近一轮自2009年底开始的楼市调控,经历两年多的努力,终于显露曙光。但随着最近几个月稳增长措施的加速推出,房地产市场又一次出现了反弹的迹象。过去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房产的改革、政策的配合、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
房产的改革
当时住房改革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是以租金改革为起点,当时租金太低,必须对低租金进行改革;第二条思路是不以租金改革为主,而是以住房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出售公房为重点。这样思路就是以市场化分配为主体的商品房运作制度,该思路成了中国房产改革的主要思路。到了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这个文件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开始正式进入商品房时代。
中国实行了40多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从政策上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人开始向“居者有其屋”的商品化住房时代演变。住房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房地产的繁荣,居住条件的改善也带来了房价的扶摇直上。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2001~2003年,全国房价年涨幅还比较缓慢,可过了2003年以后,房价犹如坐上了火箭,一飞冲天,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热点城市的部分房价甚至在短短一年内翻了一番,各地“地王”也纷纷登场。由此,房地产成为一个暴利行业,连年荣登“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首,业内曝出商品房利润超过30%,有的甚至能达到50%以上。
政策的配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五年计划,原产自前苏联,现成为中央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时间是“1953~1957年”。
后来由于政治事件的影响,五年计划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在时间连续性上也出现过中断,所以我们把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计划,即从1981年开始的“六五”计划作为考察的起点。从“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尾数为1和6的年份都是“五年计划”公布的年份。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提议。这一提议加快了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速度,使房地产行业走向商品化,资金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人口的增加
第一个因素是生育人群进入生育旺盛期。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目前全国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即处在20~29岁之间的,每年增加200万人。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的子女。
第二个因素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对生育政策作了调整。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4~1987年,生育政策有所调整,在农村允许生育一个女孩的家庭再生一个孩子。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所增加的相当一批人也已经进入生育年龄。享受“双独”,即一个家庭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生两胎,和部分“单独”,即在农村一个家庭中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生两胎政策的第一代近1亿独生子女也进入婚育期。
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从2008年开始,这种“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这么多人结婚生子,首先面临的就是房子问题。
城市化进程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深圳。深圳紧邻香港,1979年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那时深圳人口少、经济落后,大部分当地人以耕田为生。
时至今日,深圳人口已经到了一千多万,与北京、上海、广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级城市。与之相应的,深圳的房价也扶摇直上,2010年平均房价达到两万元左右,成为中国房价最贵的城市之一。
深圳的巨大发展,只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曾表示,中国优先开发的三个特大城市群为环渤海地区(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胶东半岛)、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八个大城市群为哈长地区、闽东南地区、江淮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关中平原地区、成渝地区、北部湾地区。
2008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68%,现在中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在2000万人左右,目前的城镇人口总数大约是6.5亿,新闻中提到“五类城市空间未来可以集中10亿左右的城市人口”,那么10亿-6.5亿=3.5亿。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么多的人要进城,房子很重要,房地产业发展前景比较大,房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