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21 23:27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如果抬头看见蓝蓝的天空白云飘、远远地望见秦岭山,不少西安市民总会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拍下来晒到朋友圈里,感叹城市美丽生活,这反映着人们的绿色渴望。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绿色城市”建设系列相关标准和技术指南。然而如何既保证“绿色”落地,又与本地发展速度相协调,形成互推互促的局面,亟待探索。
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在国家绿色城市建设标准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展开研究探索,致力于建设“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推进低成本高效能的绿色建筑及其产业化;形成绿色快捷交通体系及推广多元化可再生的能源体系,形成了充满绿色减排、节能高效、安全便利且易于落地的“西咸标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示范动作”。
会呼吸的城市:海绵城市,水性灵动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沣西新城管委会主任刘宇斌在介绍西咸新区绿色城市实践时如是说。
今年4月,西咸新区成功入选由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的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成为西北首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走进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一条长达6.8公里且不间断的生态绿廊引人注目,它位于沣西新城的核心区,不仅将渭河和沣河连接起来,还可直接将两侧街区约1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径流通过地表水沟、溢流管等设施全面收集,成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在这里,马路隔离带不再是有着台阶的水泥道,而是比道路低几厘米的绿化带,绿化带每隔一段就有方便道路积水分流的凹槽,叫“植生滞留槽”。在同德佳苑住宅小区内,每栋住宅楼的屋顶排水通道直接贯穿到地面的景观绿化带,其中心位置则设置了大量的水生植被,以收集、净化、渗入补充地下水为主要手段,做到屋顶、地面雨水全部收集下渗,雨水汇集面积可达45000平方米。这种通过对建筑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和原有自然河流四个层次来加以建设,形成网状的开发布局,也只能在建设新城时才有可能全面实施。
西咸新区其他区域,“海绵城市”的画卷也在徐徐展开。在秦汉新城的秦文化公园,也能看到传统的硬质广场改成软质的绿地广场,保留原地形地貌,由绿地、湿地景观构成,既成为城市的文化广场,也是高强度开发区域的绿色缓冲地带。沣东新城则依靠斗门水库和沣河湿地,形成了绿带环绕的城市景观。在西咸国际文教园农业中央公园,通过保留原始村落和大片农田,打造了一个回归自然田园的特色公园。空港新城太平湖景区也将依托水景、田园等生态基础,建立新一代复合型生态空间。
有生命的绿色建筑:高效节能,经济易行
西咸新区完全摒弃了之前的低效高耗的建设模式,坚持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执行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绿色标准,对低成本高效能的绿色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经济实用的综合管廊、绿色快捷交通体系、多元化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面进行本地化研究,进而走出一条绿色节能、经济易行的建设模式,让“绿色”二字扎根西咸,焕发活力。
在传统的绿色建筑和地下管廊建设中,存在着成本较大、推广较难的挑战。而西咸新区参考国际经验,将住建部绿色建筑标准简化为墙体保温、多层玻璃、窗外遮阳、新风系统四大项,在成本较低的前提下使建筑能耗比国家标准降低70%。同时与建工集团合作,在秦汉新城建设建筑产业化基地。并因地制宜地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保证管廊综合性、主要功能性的前提下,把成本降低到传统方式的1/10左右,利用综合管廊项目收益债等方式探索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例如,沣西新城综合管廊建设兼顾长远与现实的需要,一方面,每条专业管线都预留了1.8米的过街管,每个街区都预埋了三道2米的未知管线横向过街通道,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与地面开发充分做好衔接,结合雨水污水利用、湿地建设、绿廊建设等工作,力求最大程度实现功能整合,最大限度发挥管沟作用。
在交通方面,西咸新区大力发展立体交通与公共交通,在重要节点设置连接各层交通系统的综合交通枢纽并配置立体停车库;并为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提供专用廊道。这样不仅让各类车辆快速通行,又能让百姓亲近自然。
在能源方面,正在构建以电厂余热为主、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补充、干热岩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同步发展的多元能源综合利用体系,从而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
绿色节能,经济易行,西咸标准让“城市绿”有了生命。200年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咏唱道:“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西咸新区提出打造绿色城市的西咸标准的时候,就瞄准了“城市谁来住?城市为谁服务?”的课题,有朝一日,在这片智能的绿色土地上,人们将诗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