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7 10:32来源: 作者: 点击:次
“鬼城”难题如何破?
在大众舆论的视线里,“鬼城”似乎已成为了一个渐渐远去的词汇,可来自官方机构的调查数据却显示:中国未来将出现更多的“空城”和“鬼城”。
国务院一项关于12个省会城市的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的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平均一个城市规划4.6个新城新区,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即12个省会城市共规划建设55个新城新区,156个地级市共规划建设234个新城新区。
计算下来,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34亿,而我国目前人口不到14亿,即使把农村人口全部搬入城市,也难以避免大批的“空城”、“鬼城”的出现,何况我国当前人口增速和经济增速已双双放缓。面对这一状态,官方人士坦言,“中国城市规划严重失控”。
这一现象表面上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质上却是新一轮的造城运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实大多数人心知肚明,那就是地方土地财政以及GDP考核机制驱动下的产物。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更为了追求卖地所得的高额利润以及未来新城开发所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了这轮造城运动,而且大饼越摊越大。
无论出于何种动因,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地方行政权力的傲慢,对权力制约的缺乏造成了城市规划的随意性和无序,我国城市规划图纸正变成官员随意涂抹的稿纸。
当然也和我国城市规划部门的设置有关。据悉,在国外城市规划属于公共政策研究部门,但我国规划部门都是建筑系统,缺少对整个地区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有系统的研究。即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规划、国民经济建设规划和人口规划协调不够,如何做到“三规合一”亟待提上日程。
此外,城市规划要自上而下和各地实际相结合,根据国家对当地整体区域所做的规划,比如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跨省区的城市群规划,然后就各个中小城市围绕着大城市、核心城市进行专业化的定位和城市功能的定位,也就是根据一个城市系统进行功能分工,再形成城市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定位。所谓因地制宜,即从当地的产业、人口未来聚集能力和主城区的承载力以及自身的财力来决定。
面对目前严重的失控局面,有关部门决不能放纵,而要对此深入调查,能纠正的纠正,该追责的追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震慑力。
没有哪个城市或官员会有“鬼城”情结,但不幸的是,在对经济增速或财力近似偏执的追求下,有些地方政府却渐渐地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在造城运动中越走越远,如果不及时刹车的话,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在他们的辖区内将矗立一座座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