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列:关注“建筑的生命”

时间:2015-09-24 09:19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孙宗列

Q:您今天在会场上一直在强调设计、国际化问题,就目前简直现状而言,您觉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孙宗列】这个话题比较大,虽然今天这个话题是国际化,中国建筑师、设计师迈入国际市场的话题。但是我觉得作为整个建筑行业来讲,实际上我们国内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东西才是根本的。而且我们面临很多挑战,很多没有解决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都摆在我们面前。

我是觉得从这些年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不光是设计,今天参会的还有教育,包括主办方是协会的。实际上,设计整个大的宏观圈子不仅仅是设计小的部分,围绕着设计里边有方方面面的环节。我是觉得我们走过了速度发展的阶段,实际上,回过头来我们看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的阶段,我们很多行业内出现的很多现象,现在能引起我们很多的反思。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建设的品质,这个品质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质量,实际上对我们整个建筑的空间、城市环境,今天又说到其实空间的品质,有很多很多的内涵性的东西,任何空间肯定都有灵魂,但是这个灵魂怎么表达,你表达什么?有些不仅仅通过建筑,还有艺术、环境、社会的参与者构成了正在生活的城市。很多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应该有很多要提升、要改变的东西。这是一个方面。

如果说今天的话题,正是因为我们发展了,我们开始一些比较像样的,由国外比较先进的,比较领先的同行带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实际上是成就和成长了一批的设计者。还有,今天谈到的教学里边的一些国际交流,从教育一开始,使得学生之间就已经跟世界各个地区不同的学生有交流。

我这几年也参与过清华大学跟英国学校之间的设计,就是学生在一起,教室也搀杂在一起,中国和英国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主题。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文化背景,大家对一个主题的确有很多的碰撞。实际上,学生最初成长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扩大了他的视野。应该说它是多元化的,形成我们“走出去”的机会。

其实,它也是自然形成的。但是它能不能形成未来发展的趋势?今后中国的问题是不是一定要“走出去”。就是刚才我说的实际上走不走出去,该不该出去,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实际上应该反过来问自己,就是我们的机构、我们团队、我们设计师你具不具备这样的眼光,你能不能达到这样的平台高度。实际上设计都是一回事,最后你能够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能够打动对方。

Q: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孙宗列】我不太赞成把功能和美学背离开来。因为我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是在一本书里边,我只是写了我个人的一个方面。这本书叫《建筑师的自白》,我核心谈的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很多的建筑着眼点,主要说我们的设计,更多的是在空间、形象这种美学上去打动社会、打动人。至于说建筑之中发生的事情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就是这个建筑能生存多久?

Q:使用者或许会关注这个问题。

【孙宗列】但是现在作为建筑师来讲更应该关注,关注社会上的人在建筑里边发生的事情,能够持续,能够有生命力,其实这就造就了这个建筑的美。

我主要谈的是前一阵子我们出现的剧院建设,大剧院模式的热潮,很多剧院现在建完了之后可能没有几年它就停了,就空置了。当时建的时候都是政府所谓的城市地标、文化建设,初衷都是好的。但是真正在里边有什么内容,使得这个建筑能够有生命力,是没人关注的。

我想这个空间里边摆再多的艺术品,可能它再美观,它已经死掉了。

Q:没有很多的实用性。

【孙宗列】我觉得本质上这个问题来讲是应该关注的,就是建筑的使用,甚至我们把它叫做“建筑的生命”。

Q:以后绿色建筑也是我们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您有什么看法?

【孙宗列】我其实更愿意把“绿色”两个字叫成“生态”。因为绿色建筑的提出有它的社会背景,至今为止包括政府,包括我们执行的规范,还有建筑上面的一些评价,甚至有的提出来是“全生命周期”。我觉得这些初衷都是很好的。但是真正从技术的角度,我们能够把全过程,社会生命全生命周期都考虑的可能性,就造成的实际上它不太可操作,或者操作起来难度相当的大。但是建筑应该是全世界耗能最大的一块,对于建筑师来讲,对社会的责任一定是要关注的,所以叫“节能”,提高生产率。

实际上,它也是对全世界的范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等全世界关注的问题要有应对。刚才会议上也谈到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用一种适应地方气候、自然环境的方法,每一个不同的地方它的特点、它的原材料,基础的环境,资源的情况都有差异。所以真正的去理解这个地点所处的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从这个角度去入手,再加上我们传统意义上建筑设计的方法,比如说空间、美观、比例、尺度,再加上地域文化。到世界地方关注这些,这是确定我们设计出发点最主要的因素。

现在我们也在致力于发展,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技术、能力等等都是在变化的,都是在提升的,你今年有这样的手段,明年肯定有更好的手段,可能关注的因素更丰富。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反思传统社会的机构,它的架构、它的知识结构。比如说我们从设计院到现在为止基本不变的,我们的专业配置,那就是建筑的基础结构:水、暖、电。

Q:这是标配。

【孙宗列】对,六十多年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我们社会,和我们的环境对我们设计能力的需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现在我们也在关注和反思,第一,面对当今的资源、生态等等东西,反思我们设计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然后用什么样的途径、方法。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慢慢发展演变的,我们以往可能把绿色建筑、绿色技术孤立在建筑设计之外的一个分支点。

Q:现在都是单独拿出来说绿色建筑。

【孙宗列】建筑师也好,城市规划也好,还是在传统方法的逻辑上面在进行创作,更多的是什么?用新的绿色技术和方法去验证它。是两个系统在平行,并没有说结合成一个道路。所以现在我们在研究,因为毕竟绿色建筑的技术是一个专门的能力,要有专门的方法、手段,它很难跟我们创作的初衷同时在进行。

所以,很多建筑师也觉得很多新的方法和手段似乎跟建筑师的关系比较疏远,顶多就是按照自己朴素的一种理解,把一些环境因素、一些节能手段,从建筑师认知这个角度去加入。我们现在想把一个复杂,甚至看上去很特殊的一个技术能够让它简化。就是把现在我们很难掌握、驾驭的东西让它简化成建筑师能够从我们规划的最初,建筑方案最初就能够注入这样的很简单的方法,我们也在研究这样的方法。

Q:现在在大的环境下,大家都在提倡互联网思维,现在也有好多互联网装修,互联网采购。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这一块有什么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的?

【孙宗列】应该说互联网的模式受众是年轻一代的人,可能更多的是在个人娱乐、交友、朋友圈这种,的确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传播。刚才叶秘书长讲的,她说给我们弄一个微信,我还不知道微信里边可以有一个二维码,我们比较迟钝一些,对新的东西接受度差一些。

另外,对机构来讲,还是按照惯性来做,因为这些大机构更注重是那种新的手段、平台建设。以前是比较忽视新媒体,新的方式。反而那种年轻的群体,注重创意,注重跟时尚接轨这些群体他们可能是爱不释手,可能更多的借助这个平台。

我们现在也慢慢认识了从完全年轻化的一种方式,但是存在的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在宣传层面上,至于说现在网上有些说的是什么,甚至以后设计院可以取消了,只是虚拟的设计单位,有很多畅想。

我觉得,至少我们的认识还认为设计是一个很务实的集体行为,还离不开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的联系,一下子代替和取代或者打破它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比如说今天谈的那些,比如说比较遥远的现场跟踪,这个倒是很有效的控制方式。

Q:平台控制。

【孙宗列】对。这个倒是。慢慢的来,慢慢的总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