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05 10:52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第一次见到刘晓光先生你会被他的儒雅气质所吸引,很难想象中国科技馆新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和科技博物馆这些宏大且充满视觉冲击力的项目出自这样一个带有浓浓书卷气的设计师之手。刘晓光先生一直关注文化建筑和公共建筑,此次与联想合作的联想总部()园区虽然看似是个办公项目,但同时也融入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刘晓光先生希望借用公共空间打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丰富空间功能,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性情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具有社交属性的公共空间也渐渐被融入到不同建筑中。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办公园区,公共空间的加入都会让建筑本身变得多元化,在有限的空间中满足多种需求,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找到归属感。
RTKL 副总裁 刘晓光
Q:您最新的项目联想总部(北京)园区颇受关注,请您帮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设计构想。
刘晓光:企业园区包含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两个部分,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这个项目的初衷首先是希望营造一个高效且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不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形式,但不排除对建筑的“大气”品格的期许,这既出于客观的条件限制,也源自特定的企业文化。如何实现?我的基本想法是因势利导,以一个简单高效的平面格局为先决条件,同时强化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和活力,把矛盾的需求转化为设计特点。
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项目中的工作区域相对比较紧凑,空间没有太多释放的可能性。这也自然使我们把更多目光转向公共空间。设计再向前推进一步,就会遇到如何让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这两者彼此关联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设计传递一个信息,在联想,严谨的工作与放松的工作之外不仅是平衡的,更是有机的、互动的、不能分割的。所以设计的重点对我来说就是寻找一个方法,把这两者关联起来。具体说,就是用一个共同的语汇构成两种对立的秩序。
Q:联想这个项目中公共空间和工作空间分别是如何规划的?它们是怎样的关系?
刘晓光:两者的空间秩序是不同的。工作空间相对比较传统,规整有秩;而公共空间则是完全释放,活跃多变。这种对比关系通过立面和平面上控制线,以整齐和随机两种排列方式直观地传递出来。这个“秩序与自由”的形式创意来自于我们小时侯玩的一个游戏,将一把整齐排列的火柴随意散落,然后再一根根挑起。这里把它转译成建筑语言,用来表现和引导人或场所的两种状态,一是工作,一是生活;一种是严谨、专注和高效,另一种则是释放、活力和创意。再分别对应这两种状态界定什么是建筑空间、什么是景观空间。通过这个二元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园区空间体系。
Q:在联想的项目中您提到第三空间的概念,请您解释一下什么是第三空间?
刘晓光:第三空间并不是新生概念,指的是相对于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之外的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者认为虽然人们在工作场所停留的时间可能更长,但第三空间对促进公共生活、场所感和富有创造力的社会交往至关重要。之所以在此提出,与新科技的发展以及所引发的工作、生活模式的变化,尤其工作场所的变化有关。
高科技,高情感,早在新科技浪潮初期人们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高科技的企业工作更需要高情感环境。换句话说,在高科技的环境里,更需要关注人的因素,情感的因素。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并提高到新生产力与创新力的高度。
我们回溯一下信息科技刚刚出现的时候,曾经有人认为将来的工作场所会缩减或者消失,大家都会回家工作,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普遍发生。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手段支持远程工作,但事实证明,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目前为止仍难以替代。我们今天看到是另一种现象,工作在进入家和工作场所之间的第三空间。例如很多年轻人愿意在咖啡厅之类的环境里工作,同时也希望把这种公共空间引到自己工作场合里来。工作场所的社交性明显加强了,而且与网络虚拟第三空间的扩张并行不悖。
第三空间的渗入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办公空间的多元化。在联想这样的工作场所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大家对空间的认知和需求都不尽相同。公共空间的扩大和创造性使用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与此同时,我们依然要尊重企业公共空间的内在理性,需要借助视觉和空间语言,经营共性和凝聚力,提醒使用者这是一个园区、一个社区,而不是一个无目的的城市环境。所以在设计上一方面强调多元化,同时还要保持整体性。
Q:外资事务所在中国的发展,经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两年我们也看到很多事务所,尤其是外资事务所也会面临不一样的挑战。面对市场上的外资事务所, RTKL的优势体现在哪里?还有面临的挑战你们的策略是什么?
刘晓光: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伴随着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外资事务所经历了市场位置的变化,绝对和全面的优势逐渐变得相对和局部。这种变化有其必然性,整体来说也是积极的。一方面本土的设计力量跨过了初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阶段,实力快速成长;另外一方面,随着数量的增加,外资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最近的市场变化使一些长期积累的,而被高速发展所掩饰的矛盾凸显了出来。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里,周期性起伏是正常的,也是行业和个人修正和调整的机会。优胜劣汰,这是自然规律。
对设计事务所和设计师来说,需要问自己一些问题,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对未来的判断是什么?你的竞争力在哪里?是技术的、还是经验的?是管理的、还是文化的?哪些特点可以真正站得住?市场也会引导设计公司形态的分化:一方面,大的更大、更加综合,可以提供从大型环境工程到城市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小的更小、更加专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和阶段的设计工作。不管选择什么样的规模和模式,都要同时考虑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面对市场的调整和起伏,大型国际设计企业有更多的经验积累。其中,设计业务的多元化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策略。但任何成功的经营策略都不能取代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最大的特点和根本的区别还是在于文化和价值观。技术性的优势可以撼动,经验也可以通过实践弥补,但是一些内在和无形的东西是难以取代和逾越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