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预算集中1000亿元“靶向”基础性项目

时间:2014-03-14 12:02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召开,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对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分配方式做了大幅调整,集中1000亿元用于支持基础性项目。

中央预算集中1000亿元用于支持基础性项目

    3月5日下午3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首场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调控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    4576亿元力争“四两拨千斤”

  当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当记者问到“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有所增加,国家发改委该怎么安排这笔资金”时,徐绍史解释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又增加了200亿元,达到了4576亿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调结构、补短板,要用在刀刃上,因为这笔钱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起来并不大,仅1%左右。

  1000亿元“靶向”基础性项目

  对于百姓这笔血汗钱的去处,徐绍史表示:“我们对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分配方式做了大幅调整,压减了一般竞争性专项50%,投资近40%。通过调整,我们集中了1000亿元用于加大支持一些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项目,主要是用于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加强‘三农’工作,用于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用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据记者了解,今年我国将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房屋470万套以上。

  除此之外,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今年我国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等重大生态工程。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打造节能环保产业。

  改革投资和审批制度

  以避“跑部钱进”

  作为投资管理部门,国家发改委该怎么避免“跑部钱进”的现象,保证管好、用好百姓的血汗钱呢?

  对此,徐绍史表示,要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这笔钱,就必须深化投资和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已经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4项,而且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要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项目减少了60%,31个量多、面广、单项金额少的投资补助贴息项目已经下放到地方。

  针对大家担心的“下放后会不会乱”的问题,他强调:“我们觉得该放的就要放开、放到位,该管的要管好、管到位,放管结合。放的时候,权利和责任要同步下放。另外,调控和监管也要同步强化。”

  徐绍史介绍了国家发改委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四项措施:一是规范审批、核准备案,公布权力清单,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办理、限时办结,把审批变成一种服务。二是与相关部门建成纵横联动的协管机制,因为审批一个重大项目经常会涉及土地、环保、贷款、建设等各部门。三是加强规范的约束力,很多重大项目不批了,但规划还要批,要加强规划对项目建设的约束力。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要通过在线办理、相互联网,争取实现网上审批、网上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