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投资2000多万民生项目 招投标乱象谁来厘清?

时间:2013-07-30 09:48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发生了一件建筑招投标怪事,一个国家投资额2000余万元的民生项目“慈利县老年人养护楼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频频被举报为“不合格投标人”的企业居然顺利中标。举报人一个多月内先后多次实名举报,湖南省纪委高度重视,两次发出“督办函”,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出“函头通知”否定了此前该厅下发的“红头文件”中的重要内容,举报人彭呈军遭毒打。

  参与这个民生项目投标的企业总共有21家,总投资约2142.75万元的慈利县老年养护楼于2013年5月3日在慈利县招标办4楼开标。最初公示的中标企业前三名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湖南禹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中标候选人为湖南格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三中标候选人为张家界华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彭呈军举报,评委为第二中标候选人多家了分,经纪委查实后,慈利县招标办给予回复,将第二、第三中标候选人排名进行了调整。

  透过湖南频道的系列追踪报道不难看出,由财政支出修建的民生项目招投标存在几大乱象,让我们一一做解剖。这是一个项目出现的乱象,或许这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建筑质量安全事故,那些劣质建筑工程,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损害了多少公私财产,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血汗钱。最终丢失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政府形象。

  乱象一:中标企业违反规定。第一中标候选人为湖南禹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在招投标过程中至少违反了两项规定。第一,根据该项目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负责人亲自到场参加投标,否则不予受理。而据反映,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当天并没有到场。第二,投标资料不全,瞒报了2012年12月18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出现3次“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事发10日后(2012年12月28日)被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上网通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1月15日至2014年1月5日。

  违反法律规定的企业居然中标,这是不是人们常说的明招暗定?难道这就是潜规则?不少人在质问:这家企业的背景几何,背后有无权钱交易谁又能说清?

  乱象二:主管部门自相矛盾。举报人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此事。湖南省纪委给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去“督办函”要求依法依规,公正处理,并在6月10日前给予回复。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湘建建函[2013]162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区别认定外省“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的通知》回复给了省纪委和相关部门。通知指出,“经我厅研究决定,对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用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企业不良行为记录"不作为我省建筑企业、监理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中的评标依据。”而按照2013年2月5日下发的湘建建[2013]19号“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有明确规定,外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确认为本省行政区域外不良行为记录的依据。也就是说,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用一纸“通知”否定了自己今年2月5日下发的规范性“红头文件”中关于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的认定标准。

  用“函头通知”否定“红头文件”,自相矛盾,湖南省住建厅的做法让人匪夷所思。异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各地都应该相互承认,如此才能有效地监督建筑企业。监督机关应该对该项目进行调查,进行监督,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并在有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开标。

  在招投标中,各地应该依据《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从以上的乱象来看,公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无视法纪,随意较大的一个单位“通知”就可以确定有利于自己的做法;缺乏监管权力,监督机关在监督中乏力,各部门“诸侯割据、利益均沾”的局面;《招标投标法》不完善,存在漏洞,没有确立“透明化”原则为主要监管手段。

  要解决建设工程招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认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制约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全程式电子网络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工作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