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2 00:27来源:中华建筑报 · 陈梦妤 作者: 点击:次
12月12日,北京市安监局公布去年“12·29”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未按要求堆放物料、制作和布置马凳,马凳与钢筋未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致使基础底板钢筋整体坍塌。在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关于类似事故的调查尤为引人关注。
2014年9月,住建部以“空前规模和力度”在全国启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包括推动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出重拳”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个人以及有较大影响的典型案例在全国曝光。同年9月25日,住建部通报首批9起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截至去年底,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开展4个月后,已有30家建筑企业陆续上榜建筑质量违法违规“黑名单”,其中不乏中国建筑、中国二冶、中煤建设集团等央企。
一年来,我国从多方面加速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从一项建筑工程的孕育期开始,直至完成期的全链条环节,都有一系列规章保驾护航。如针对建筑工程生命完成期的五方直接参与者,我国出台了《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针对对工程质量最负有直接责任的施工项目经理,出台了《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从更高的诚信层面出台了《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等。
在上月末的全国深入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住建部副部长易军指出,两年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会反响良好,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两年行动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地区组织实施不到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处罚曝光不到位等。
根据住建部的通报,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312起、死亡397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95起、死亡人数减少84人,同比分别下降23.34%和17.46%。其中,11个地区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
就在12月11日,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岗美镇发生了一起事故,一条铁路高架突然倒塌,而当时有40名工人正在铁路上做着维护工作,这起事故造成了1死7伤。暂且不论这起事故的发生原因,大型工程屡屡出现质量问题,不仅直接造成既定投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但是,几乎每次出现问题时公众听到的声音不外几种——施工影响、道路老化、车辆超载,甚至“雨太大”等。总之,“问题工程”面临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各方强调客观因素的步调,却是惊人的一致。
在这些解释之外,公众更想知道的是,这些事前经过“详细规划”“认真招标”“严格施工”,并为此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型工程,为何轻易会被各种“问题”侵蚀?在招投标、规划设计、具体施工等各个环节,是否做到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工程质量规范?
其实,在保障工程质量上,我们有太多经验可以继承、借鉴。在不少古建筑所用的砖石上,我们都能看到制作者的姓名,他们留下的是经得住岁月考验的建筑,是参与者的荣耀,更是永久负责的精神。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的工程问题出现后,往往容易陷入互相扯皮甚至不了了之的怪圈。由此,全面落实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两年行动攻坚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法律法规的“高压线”触碰不得,除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制外,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转包违法分包行为、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理机制等也都应成为工程质量建设的“军规”。由此,我们才可能打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收官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