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由弱势到强势陈吉宁:让环保部“变硬”

时间:2016-04-22 09:57来源: 作者: 点击:

陈吉宁主政环保部以来,环保执法由弱势到强势的转变非常明显:“红顶环评中介”遭遇清理、市长被约谈呈常态化趋势、与公检法部门联动频繁、小南海水电站项目等多个老大难项目被叫停。

2015年11月30日,北京一辆公交车上戴着口罩的乘客。当日,中央气象台将大雾和霾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预警,华北黄淮大部地区数天出现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

2015年1月,51岁的陈吉宁从清华大学校长职位上调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次月又成为环保部长。彼时,舆论对这位国务院直属机构最年轻的正部级官员能否担起环保重任,多持观望态度。

3月11日,全国两会期间,在上任一年多后,陈吉宁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去年环保部门的数据:对33个市开展督察;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罚款5.69亿元,查封扣押4191件;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

陈吉宁主政环保部至今,环保执法由弱势到强势的转变明显:“红顶环评中介”遭遇清理,市长被约谈呈常态化趋势,与公检法部门联动频繁,小南海水电站项目等多个老大难项目被叫停。

4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去年以来,环保执法变得强势“沾了两个光”:一是去年1月出台的新《环保法》,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行政首长或因污染问题引咎辞职;二是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凡是不支持环保的党委或政府就要追责。“这二者给环境保护工作撑了腰。”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改变的背后,与陈吉宁出任环保部部长有重要关系。将来,环保的举措或将日趋严格。

环保“变硬了”

陈吉宁主政环保部的第一年,也是“史上最严”环保法开始实施的第一年。

上任之初,他用了一句英文来讲新《环保法》。“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pieceofpaper,不是纸老虎。”

2015年3月16日,为全力贯彻落实好新《环保法》,履新不久的陈吉宁要求,对于违法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将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加强与公检法部门联动,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做到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

在以往的现实语境中,环境执法有时显得非常尴尬。环保部门经常用来自嘲的一句话是“没有枪、没有炮,有的只是冲锋号”。但现在环保部门“腰杆子硬了许多”。

多次率队进行执法监察的郑州市环境监察支队工会主席李在龙对《中国新闻周刊》讲了一个故事:

2015年“六五”环境日当天,他带队去郑州某县去查企业,对5家企业下了约谈通知。在约定的时间,5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来了,并且态度很好,当面认错、认罚,并承诺加强管理。

“以前,他们一般不会这么配合。我们在执法时会遇到很多阻力,很多时候都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还有被放狗咬、扔砖头的遭遇。”李在龙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吉宁说,2015年,全国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177万家,查处各类违法企业19.1万家,责令关停取缔2万家、停产3.4万家、限期改正8.9万家。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两起性质恶劣的案件进行了挂牌督办。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

“移交公安机关这种严厉的行为,原来很少见。一方面说明新《环保法》的威力,也增强了环保人的治污决心。”李在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