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04 13:09来源: 作者: 点击:次
2015年11月29日,第11届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景观与建筑之间”,旨在促进风景园林行业与其他专业之间跨界合作交流,探讨建筑和景观之间更好为可持续的并行发展战略。促使建筑与景观融合,共同寻求一种全新的综合设计方法,使其成为连接景观、建筑、规划等各相关学科之间的桥梁,打破专业间的界限,进而形成风景园林学和各相关学科之间的“无界”融合。
整个论坛为期一天。参与本届论坛并做主题发言的嘉宾分别来自于风景园林及建筑、规划等相关专业的七所北京高校10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他们分别是:来自清华大学的李宾、黄越;北京大学的史书菡;北方工业大学的段佳佳;北京建筑大学的甘振坤,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源,中央美术学院的郑慧铭;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刘京一、李婉仪和朱强。除此之外,还有专门从各高校赶来参加论坛的兄弟院校的观众。
主持人高原以充满关切的开幕词拉开了本次学术论坛的序幕,随后李雄院长致辞,表示对本次高校论坛举办的大力支持和对博士论坛的选题提出强有力的建议。此后,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建筑大学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四位同学分别进行演讲。第一份报告为清华大学的李宾同学带来题为《上海传统园林小气候营造模式研究》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传统园林与小气候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以豫园小气候要素数据分析为基础,描述传统气候智慧的运行机制,并总结各造园要素小气候营造模式及理想庭院小气候模式。
接下来,中央美术学院的郑慧铭同学题目为《诗意景观与传统民居的相互融合——以闽南传统民居与乡村景观为例》的演讲,她以闽南传统民居和乡村景观为例,分析诗意景观与传统民居相互融合,探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阐述对景观、建筑与人文思想融合为一的理解。对我们今天的建筑活动和营造诗意景观具有重要启发性。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博士一年级的刘京一同学题目为《被忽略的复杂性——从后现代主义到景观与建筑的融合》的演讲中,带我们从耳熟能详的地域主义、生态建筑到看似不知所谓的非线性、集群智能、自适应系统等设计理念的角度出发,证明了不仅建筑在实现复杂性方面的新的突破,还可以看出它们往往具有景观的特征。由此提出一个问题:后现代主义提出却没能解决的问题,正在被景观与建筑相融合的这一趋势所解决?随后通过一到两个自己参与的设计与研究进一步展示和佐证。
上午最后的发言嘉宾是北京建筑大学的甘振坤同学带来题为《没有设计师的景观——高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非正统都市面貌》演讲,演讲以建筑制图的视角分析城市现象,以客观的态度看待社会问题,分别从城市轴侧、城市平面、城市立面、城市剖面、城市交通五个方面构建出一个陌生而又鲜活的城市图景。强调我们应当俯下身来,看清现象背后的时代特征,它不由具体的设计师或者官员所控制,却又是每个人社会活动的产物。没有批判,没有讽刺,这里的都市面貌,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知识构建产生不同深度的意义,唤起职业设计师的反思。
随后,在与观众互动的沙龙环节中,结束了上午的论坛部分。
在下午的论坛中,北京大学的史书菡同学首先带来题为《流动人口的城市化——以深圳大浪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为例》的发言,史书菡同学通过考察外出务工人群在深圳市大浪地区的职业、居住空间以及休闲活动三方面选择的差异,研究不同地域背景的外来人群在城市边缘地区以及亟待转型的城市空间中的生存状态,思考城市规划者、景观设计师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
此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朱强同学带来《“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图画中”——浅析清代皇家园林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演讲,通过对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解读出古人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所体现出的智慧,并提出对当今实践的重要借鉴意义。
清华大学的黄越同学在《北京城市公园鸟类生境规划与营造方法研究》的报告是在生境系统尺度下,研究如何利用鸟类景观导览规划将自然游赏融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以青年湖公园为例进行斑块尺度鸟类生境营造实践。维护非人类活动干扰区域、维持完整水生态系统、维持植被野化区域、禁止使用杀虫剂等是提升城市公园鸟类生境质量的有效措施。整合多学科资源的景观规划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的有效途径。总结出城市和管理需纳入多样丰富的蓬勃生命,深入到四维生命空间营造,会更益于城市人的精神复健。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源同学在他的《腰果计划——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几内亚比绍南部村落弃耕地修复及发展策略》以世界极端贫穷国家——几内亚比绍为例,通过从概念上提出“种植腰果以修复弃耕地”的理念来尝试在当地居民、黑猩猩与森林三者之间构建一种新的共存关系,从而利用生产性景观来营建和维护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北方工业大学的段佳佳则在《街区空间小气候测量与研究》演讲中,展示了小气候测量方式、仪器的使用以及之前做过的临街空间测量初步成果。还为我们介绍了热舒适度相关内容,小气候评价方法和研究意义,这些研究对实际设计都有所帮助。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硕士二年级的李婉仪同学带来《景观智“汇”——动态可持续蓝绿基础设施营建》演讲,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上的景观智慧和现代设计的景观生态智慧,以IFLA竞赛获奖作品为例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如何构建动态可持续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几位同学不同主题的发言各具特点,使听众获益匪浅。发言过后,同学们踊跃提问,针对风景园林行业热点问题与嘉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积极的互动进一步延伸了学术交流的宽度。在气氛热烈的沙龙中,本届论坛圆满地落下帷幕。
各高校的研究生们在本届首都高校风景园林研究生论坛中共聚一堂,对“景观与建筑之间”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与风景园林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论坛不仅能够为风景园林学子提供对行业建设建言献策的良好平台,更将对学科教育领域的规范、人才队伍的整合、行业共识的形成等产生重要的推动力,对我国未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和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增进了各高校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景观与建筑及相关专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