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9 14:51来源: 作者: 点击:次
2015年5月17日下午,青年风景园林师圆桌讨论——暨第三届“风景园林高校联合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垂花门前成功举办。作为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的延续,本次圆桌讨论延续高峰论坛的主题“风景园林的多样性“,邀请到来自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李雄、副院长王向荣,副院长刘尧等均作为嘉宾出席本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学院对于本次圆桌讨论的高度重视。此外,《中国园林》杂志主编王绍增教授全程参与本次圆桌讨论,充分体现王教授对本次圆桌讨论的支持与关注。
讨论分为上下两场,每场分嘉宾演讲和对话交流两部分进行。上半场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张云路老师主持,李雄院长致开场词。来自东南大学周聪惠老师、清华大学郑晓笛老师、北京工业大学王志涛老师、华中农业大学夏欣老师以及北京林业大学郑曦老师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交流互动。下半场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赵晶老师主持,分别由北京建筑大学李利老师、华南农业大学高伟老师、同济大学沈洁老师、南京林业大学邱冰老师以及天津大学张春彦老师进行主题演讲与交流互动。相关专业不同领域的老师们从不同的视角,对风景园林多样性这一主题进行理解与碰撞,为到场嘉宾与同学们开拓视野与思路,引发大家对风景园林多样性的进一步思考。
以下为各位老师们发言的主要内容摘要:
东南大学周聪惠老师演讲题目为:“和”而“不同”——风景园林多样性的规划设计实现途径思考。周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引出“和而不同”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演绎。提出“和”并非执着求同,“不同”也非盲目求新求异的观点。
清华大学郑晓笛老师以“多样棕地再生之核——棕色土方”为题进行演讲。郑老师认为棕地的核心要素为“棕色土方”,通过对棕色土方的构成、与环境工程学的关系、与景观系构建以及基于风险评价的对其的治理方式进行解释,结合国外具体棕地改造案例,提出多样棕地的再生之核为“紧紧抓住场地,抓住场地的棕色土方”。
北京工业大学王志涛老师的演讲题目为:园林景观与避震疏散场所——交叉领域的探讨。从建设避震疏散场所的必要性、避震疏散场所的功能、园林景观设计与避震疏散功能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具体避震场所建设的案例,指出了我国目前对于避震场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希望通过与风景园林的结合,更好的营造避震场所。
华中农业大学夏欣老师选择一种没有ppt展示的交流方式,对“谁”的园林、园林景观的“微”、“软”、“弱”以及园林的创新与创旧三个问题同在场嘉宾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上半场最后发言的为北京林业大学的郑曦老师。郑曦老师演讲的题目为“风景园林的视野”。郑老师从北京四合院出发,以轻松诙谐的语气,探讨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对当下热点话题如海绵城市等提出自身的看法,并对到场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下半场首先由北京建筑大学李利老师带来题目为“景观是建筑吗”的演讲。将建筑与景观结合,从建造过程的时间性、环境嬗变的时间性、空间体验的时间性等方面,及建筑的视角,探讨风景园林的多样性。
华南农业大学高伟老师演讲题目为:从设计到营境——浅谈风景园林实践的多样性可能。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运行与维护、材料、植物、本土文化等对于风景园林多样性的影响。
同济大学沈洁老师以“从价值观看风景园林的多样性与同一性”为题,探讨风景园林的内核与外延,提出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向学自然。
南京林业大学的邱冰老师演讲题目为“基于历史信息视角的风景园林多样性认知”,结合自身研究,提出风景园林的多样性不可能因强制性的规划而产生、“保育”是 风景园林多样性研究及实践的重点问题的观点。
本次讨论最后一名发言的老师为来自天津大学的张春彦老师,他的演讲题目为:风景“出现”的多样性。结合自身经历与相关案例,对何为风景与如何景观等问题进行探讨,探讨景观的修复功能在风景从多样到统一中的作用。
本次圆桌讨论上下半场都设有嘉宾与主持人、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环节。针对现场观众提出的多样性与地域性、设计师与市民对文化存在的理解上的差异以及风景园林多样性可以存在的具体形式等问题,到场的老师们都做了认真的思考与回答,现场气氛积极而热烈。最后郑曦老师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教师代表,对本次圆桌讨论内容进行总结性发言,对到场的嘉宾以及认真参与的观众们表示感谢。
本次圆桌讨论同样感谢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志芳老师的支持。本次圆桌讨论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委员会承办。正如郑曦老师在总结时所言,本次讨论,加强了各个学校相关专业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为到场嘉宾、现场老师以及参与的学生都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为促进行业发展建睿智之言,是不可多得的进行行业间学术探讨与碰撞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