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22 09:34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近一段时间,业内纷纷关注环保产业大数据,大数据分析研究类文章,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它们或站在产业视角、或以企业为对象,依托大数据对环保产业开展多维度、全方位的立体“解读”,相关文章一般均会掀起短时较高阅读量,一方面表明,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不断高涨,对于信息相对封闭的环保产业而言,数据信息不断披露挑动并刺激社会公众心理,数据披露固然满足了社会公众好奇心。然而另一方面,问题在于,热读后,文章本身所应承载的信息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是否该冷静及认真考虑: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是否足够清楚,又是否具有一定的严谨性?线上也即相关环保大数据分析所投射的信息价值,与线下即环保产业实际运行之间是否具备一定的契合度?以《2015年中国环保行业投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例,经过分析归纳,发现目前这类文章大概存在以下几类注意事项。
一、环保产业概念不清,亟需厘清环保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经过数值比对,《建议》“环保投资”与《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一回事。年鉴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有明确界定,具体如下表所示;《建议》“环保投资”概念并未对此予以说明,这为正文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严谨性埋下隐患。因为《年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将燃气、集中供热等纳入环保投资范畴,又未能将环境修复等方面非基础设施类的投入计入,在此情况下,直接采用相关数据作为环保投资数据可能存在失真性问题。 理论上,年鉴类数据指标客观表明环保产业部分现状,直接借用具备可行性,但是,若不加分析对比及界定,直接拿来用于分析比较并指导实际的做法需要进一步讨论。有鉴于此,E20研究院呼吁,尽管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整体偏低,各界有责任发声,引起相关政府部门注意,然而发声也需冷静、并具有一定严谨性、客观性,做到这些需从厘清基础概念开始。E20研究院目前正为环保部编订环境服务业发展白皮书,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即协助部委梳理环境服务业基本概念(后文有简述)。 二、环保产业指标选取需要合理现阶段,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是否仍有参考意义?
现阶段,环保投资占GDP比重,是否仍有参考意义?就此问题,E20研究院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咨询部副主任逯元堂。逯元堂指出“曾经提出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双联动机制,现在看来已不可行”,他指出“十八大后,明确规定,投资与GDP、财政脱钩,如此的对比,确实已经不合时宜,与相关政策法规精神有偏离,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