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7-22 20:17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河北首个装配式住宅竣工 盖房如“搭积木”
部件工厂生产现场安装,降低施工能耗40%
6天盖好一层楼,6人建成一栋房……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通过装配式住宅实现了,即楼板、墙壁等各部件由工厂生产,然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工地更像住宅“总装车间”。
6月5日,记者来到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开发建设的唐山浭阳新城五区一期9号楼——我省首个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最大的感受是“不像工地”:没看到其他工地上大量的建筑垃圾,也没听到搅拌水泥的刺耳噪音。楼旁,预制部件依次排列,就像积木的模块。
此时,6名工人正通过塔吊将一面预制好的墙,拼装到第9层楼的楼板上。9号楼共11层,每层要使用124个预制墙、6个预制阳台等,要像“搭积木”一样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这些预制部件由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其工厂生产,侧面均有特殊结构。工人只需通过这些结构再辅以支护措施,就能将各部件相互结合。项目部管理人员贾金烁说,再通过浇筑、绑筋等措施进行二次加固,它们将成为一体。
在装配式住宅施工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很少。而在很多普通住宅施工现场,混凝土振捣轰轰作响,木材加工等机械紧张作业,塔吊来回穿梭……消耗大量电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住宅产业化分公司经理方志国表示,装配式住宅施工仅需要塔吊等少量设备,这是降耗的主要原因,即使加上工厂生产时的耗电,施工能耗也比传统施工方式降低40%。
部件生产精细化,可节约水50%、砂浆80%
记者在普通住宅施工现场观察,建材浪费的情况均指向了同一方向:施工粗犷。这种现象虽令人痛惜,却难以避免。钢筋有时会出现长短不一的情况,工人就得将一些长的锯短,剩下的一些钢筋头可能就浪费了。传统的墙壁由木模压制而成,有时木模会变形,墙壁随之变形,就得调整、修补。如果木模出现裂缝,很多浆状混凝土就会漏出来,白白浪费掉。混凝土墙壁做好后,为了保持硬度,需要用水喷在上面进行保湿养护,大量的水资源就这样被用掉了。此外,传统的建设模式还会产生碎玻璃、烂砖头等建筑垃圾。
破解矛盾的方案依然是装配式住宅:部件生产精细化,这些情况都将消失。
混凝土浪费减少。工厂采用金属模板生产墙壁等,误差约5毫米,传统现场制作受工具所限误差一般都在10毫米以上,必须靠后期调整、修补来达到要求。方志国说,部件制造用铝模和钢模代替原有的木模,不仅精度有保证,也不会出现变形和渗漏等情况。
水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更不会出现。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墙壁预制好后,会进入一个“蒸笼”,蒸汽代替水对墙壁进行养护。这样一来,可节约水资源50%左右。部件实行标准化工厂生产,将节约大量建材。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主任郁达飞说,比传统方式可节约钢材10%、木材80%、砂浆80%。
建材利用循环化,建筑垃圾变身绿色建材
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城镇化形成的建筑垃圾存有量将达到50亿吨。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够将这些垃圾循环利用起来,将节约大量资源。装配式住宅,为建筑垃圾等大规模循环化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6月5日,在石家庄卓达集团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相关负责人拿起一个红色方形的展示品说,能猜到这是什么吗?记者拿起它用手捏了捏,很硬,不像钢铁和玻璃,难道是混凝土?“
不是混凝土,但可替代混凝土。”卓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新型绿色生态凝胶建材。他们自主研发的新型绿色建材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很不起眼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砖头、碎玻璃等建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它可用于开发整体阳台、屋顶、门窗、家具、地板、墙体等部件。
如果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此类绿色建材不可能大规模应用到建筑领域中。业内人士表示,水泥和沙子等混合一定比例的水成为浆体混凝土,具有可加工性,而绿色生态凝胶建材没有这种功能,必须在工厂车间加工成相关建筑部件,才能应用。如果能够应用新型建材技术处理50亿吨建筑垃圾,将产生巨大价值。业内人士表示,可产出990亿平方米的新材料板材,约2万亿元经济价值。间接可节约建材成本2万亿元,节约建筑垃圾处理成本5000亿元,创造近5万亿元的经济效益。
■相关全省有9家省级以上 住宅产业化基地
本报讯(记者赵建)从省住建厅获悉,我省积极推广装配式住宅建设,目前省级以上住宅产业化基地达9家,其中国家级的3家,省级的6家。建设住宅产业化基地是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下一步,我省将首先推动有一定基础的市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商品住宅进行产业化试点。以保障房、农村新民居建设等为切入点,在政府投资的大型建筑和保障房中确定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