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坚持"房住不炒" 建设住房保障首善之区

时间:2019-01-17 23:06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点击:

图集

  今日社评

  本报特约评论员

  目前各地的调控政策选项中,限售最能体现“房住不炒”定位,有利于遏制炒房资金流入楼市,应当继续坚持并纳入长效机制。限贷措施应该严格区分刚需、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对前两方面需求给予不同程度支持,对后者坚决限制,对首套和二套及以上房贷应该区别对待。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北京市住建委负责人也明确表示,2019年北京市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全国楼市调控历时两年有余,一些地区新年前后陆续推出因城施策措施,各界对楼市调控走向预期不一之时,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表态,释放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动摇的明确信息,给北京市民吃了一颗实实在在的“定心丸”。

  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房地产市场有效促进了京城市民居住条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对相关行业及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由于投资投机性资金的涌入,房地产业在发展进程中,作用和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住房调控实施两年多来,全国房价大幅上涨局面整体上得到抑制和缓解。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再次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提出“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规模和供需状况不同,不可能在政策措施上完全一刀切,但“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前提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北京市在人大、政协会议期间明确表态可谓恰逢其时,体现了北京作为首善之区继续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责任与担当。

  回顾两年多来的调控历程,在不同地区调控效果差异较大的背景下,北京市的楼市调控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一方面,在采取多项调控措施的同时,采取“限房价控(竞)地价”的“双控”措施,使曾经炙手可热的土地市场保持总体稳定,新建商品房及二手房价格在多数时间内“环比不涨”、同比涨幅有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土地成交面积及金额持续明显下降。另一方面,全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调整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了多点支撑的格局,坚决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新的一年里,北京市继续发挥首善之区的作用,贯彻好中央“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认真梳理完善各项楼市调控措施。目前各地的调控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诸多选项,相对而言,限售(延长二手房上市时间)最能体现“房住不炒”定位,有利于遏制炒房资金流入楼市,不仅应该继续坚持,而且应该纳入长效机制。限贷措施应该严格区分刚需、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对前两方面需求给予不同程度支持,对后者坚决限制,对首套和二套及以上房贷应该区别对待。

  二是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完成1200公顷住宅供地,老旧小区改造、租赁住房建设、政策性产权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要有序推进。市住建委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共有产权住房的建设和申请、销售情况。今年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计划、部署落实到位,既保持住房市场供应稳定,又形成多渠道住房保障格局。

  三是继续推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从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出发,大力发展符合首都城市特点的经济。如充分发挥北京人才和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彻底摆脱“土地财政依赖”,使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