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呈现什么走势? “中国经济仍会有比较好的发展速度,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也会从消费大国走向消费强国。”6月3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2022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上给业界抛出了一颗定心丸。 从数据来看,1~5月虽然疫情对部分地区经济上行确实造成不小困扰,但从全国整体来看相对稳健,加回退税额后同口径增长率来看,一大半省市是正增长,且部分地区增速不低。 虽然现在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家对中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有共识,但魏建国认为,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误区,中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也是迫切任务,“地方政府认识得越早、抓得越主动,整个经济就会越早有新变化。”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魏建国建议,每个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应该把握发展趋势,排兵布局,跟上中国经济发展步伐。 本次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共同举办。 用新动力新思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会呈现什么走势?魏建国认为,将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增长道路。 不过,魏建国认为,虽然现在地方政府、官员、企业家对中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已有共识,但仍然存在三方面误区: 一是认为现在提高质量发展是因为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是临时性措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不是临时性措施,也不是权宜之计,是我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因外部因素导致,特别是外资撤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下只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实际上,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主动提出来的。 三是个别人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沿海地区的事情,中西部地区可以慢慢来,这引发了很多人对高质量发展目标、时间表、路线图的误解。 “中国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是迫切任务,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要看到我国现在正是重要转轨期,要用新动力、新思想明确高质量发展概念。”魏建国表示,一定要从供给侧改革解决当前的一些问题,必须抓住以国内市场为主体这一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地方省市政府认识得越早、抓得越主动,整个经济就会越早有新变化。 打造全球最佳营商环境 魏建国认为,疫情过后,中国经济要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让资本、技术、信息、劳力在中国大环境实现全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他说,从国内外日益复杂发展环境来看,我们不仅要抓好制造业、实体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就要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 “这需要两步走。”魏建国说,一是要把保护知识产权放在首位,这是我国建立创新的国家工业体系所必需的,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可以作为打造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示范区。 二是实现对央企、国企、民企、外资的一视同仁,在权利、规则、机会等方面平等对待,因为我们在吸引外资、总部经济、高新技术如新材料、新工艺、生命科学、医疗等产业上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 他以江苏省为例表示,2021年江苏省吸收外资达到了288亿美元,在全国吸引外资排名中位居第三位;今年1月~2月,江苏省吸引外资达到了83亿美元,5月中旬又签约了140亿美元外商投资项目。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江苏省吸引外资完全可能超过去年水平,这就说明江苏省加大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疫情过后,衡量一个地方是不是高水平开放,是不是能够做到建立最佳的营商环境,就是把吸引外资作为衡量标准。”魏建国说,一个地区不仅疫情防控做得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做得好,同时也加大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个地区外商投资必定增多。 魏建国表示,只有走好“这两步”才能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市场体系。只要体系一建成,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是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 让市场转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疫情过后,中国如何从消费大国走向消费强国,也是全球一直关注话题。 “有人说,疫情导致社会消费欲望、消费能力下降了,我倒觉得是老百姓现有消费潜力没有释放出来,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当的机会让整个市场转起来、活起来、动起来。”魏建国说,所以,在疫情控制前提下如何让消费包括密集型、接触型消费快速启动是需要思考的。 面对经济发展,当前在消费方面需要做什么? 魏建国认为,当前还是要根据老百姓需求建立市场诚信体制,让老百姓消费能够安心、放心。“中国在消费方面市场诚信体制是有缺失的,所以应该加大力度在线上和线下市场共同建立消费者、卖家、供应商、厂家之间的信任链条。” “尽管2021年中国全社会商品营销总额有所下降,但与美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预计疫情过后中国全社会生产消费总额会超过美国。”魏建国表示,我们要抓住机会,在保障疫情控制情况下做好消费工作,让整个市场转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