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侨集团尚未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6月1日,融侨集团发布关于“19融侨01”2022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决议的公告,会议同意通过所有未偿付本金兑付时间,调整为2023年6月3日,即延期一年。 本场会议涉及5项议案,其中4项通过,1项未通过。通过项目包括《关于豁免“19融侨01”触发交叉违约相关义务的议案》《关于发行人承诺“不逃废债”的议案》《关于进一步调整债券本息兑付安排及增加增信保障措施的议案》以及关于豁免本次会议召开程序等相关要求的议案》。 未被通过议案则是《关于有条件同意调整“19融侨01”回售兑付方案的议案》。 2019年5月30日,融侨集团在公开发行规模合计20亿元的“19融侨01”,期限5年,债券余额20亿元,当期票面利率6.5%,附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本期债券的兑付日为2024年6月3日,若债券持有人行使回售选择权,则其回售部分的兑付日为2022年6月3日。 公告发布的前一天,网传一份文件显示,为纾解当下阶段性困难,融侨集团副总裁及以上人员(含总裁、地产集团总裁、产业集团总裁)主动提出,暂停发放2022年5月1日-12月1日期间薪资及福利。 6月2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上述文件及债权展期等问题多次尝试向融侨集团了解相关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债务危机显现 关于这笔债券的展期早有征兆。 今年4月份,“19融侨01”以及“20融侨01”多次出现激烈价格波动。对此,融侨集团曾回应,公司不存在尚未澄清的负面舆情,不存在违约或延迟支付本息的情况。 5月6日,融侨集团再次发布公告称,对“19融侨01”的利率不进行调整,同时启动对该笔债券的回售。按照计划,投资者于5月18日到5月20日进行回售登记,6月6日对回售资金进行兑付。 就在登记回售的前一天,融侨集团在发给投资人的信息中却改口称,“虽然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争取兑付6月初即将到期行权的公司债券,但无奈缺口依然很大,资金偿付压力巨大。” 5月27日,融侨集团发布关于“19融侨01”债券的第7个公告称,融侨面临流动性危机,希望寻求该债券的展期。 同时期,融侨集团还有一笔借款未能及时偿还。 5月23日,平安信托发公告称,旗下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借款人武汉融侨置业未能偿还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本金5.99亿元及对应利息。 平安信托称,双方经协商后,融侨方面给出了还钱承诺:出具了《债务清偿承诺函》,称将采取包括申请展期,加快项目开发建设,以项目再融资、销售回款收入还款等方式进行偿还。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融侨集团还将面临其他偿债压力。 据融侨集团发布2021年度公司债券报告披露,19融侨F1债券,利率为7%,今年6月5日到期,将进行回售。好在这个债券的余额相比不高,为3.125亿元。 此前,融侨集团一直以稳健形象示人。 其发布的2021年度公司债券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融侨集团总负债663.29亿元,资产负债率72.12%。在“三道红线”方面,融侨集团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及净负债率分别为60.98%、1.04和74.46%,皆为“绿档”。 不过,在融侨集团公布的数据中也能找到一些“危机”的蛛丝马迹。 截至2021年年底,融侨集团流动负债为435.48亿元,其中仅短期借款为62.95亿元。同期,融侨集团账面上货币资金为81.75亿元,除去受限资金以外,仅能覆盖短期借款。 盈利能力疲软 在债务危机背后,是融侨集团盈利能力的式微。 4月29日,融侨集团发布2021年度公司债券报告。报告期内,融侨集团营业收入206亿元人民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录得-1.09亿元。 查阅过去4年债券报告,融侨集团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33.94亿元,2019年为166.68亿元,同比上涨24.44%,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1.58亿元,同比上涨32.94%,2021年营业收入回落至206亿,下滑7.0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方面,融侨集团从2018年的9.28亿元下滑至2020年的2.21亿元,2019年和2020年增速分别为-21.44%和-69.74%。 到2021年,融侨集团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9亿元,出现首次亏损。 也就是说,融侨集团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已连降4年。同时,融侨集团已经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发展到营业收入下滑伴随亏损的趋势。 除此之外,2019年至2021年,融侨集团的房地产开发毛利率也在持续走低,分别为26.86%、20.61%以及12.89%,盈利能力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现金流方面,2015年至2018年,融侨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3.24亿元、-70.97亿元、-60.77亿元和-12.4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流动性压力随之增大。 2019年~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出现改善,分别为74.50亿元、63.31亿元、113.2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融侨集团有息负债高企,2021年融侨集团的财务费达6.75亿元,再加上6.34亿元管理费用和5.79亿元销售费用,期间费用对公司盈利空间形成较大侵蚀。 在融资渠道方面,除了发债和借款,未上市的融侨集团渠道不算太多,其还通过股权质押、信托等方式融资。 融侨集团在此前回应投资人的公告中也表示,去年以来,随着多家大型民营房企暴雷,金融持续收紧,融资全面受限。债券、ABS等产品发行审批备案基本停滞;银行、信托等对民营房企的主体风险高度警觉,贷款基本上只减不增。与此同时,自去年第三季度来,新房销售市场逐月下行,叠加疫情因素,到今年5月更是出现断崖式下滑。目前,融侨的融资性现金流受到挤压,经营性现金流几近枯竭。 稳健企业的扩张之路 “一部融侨史,半座福州城。”此前,福州楼市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融侨集团的创始人是爱国侨商林文镜。1987年,年近60岁的林文镜放弃了在印尼的事业,回国“二次创业”。1989年,林文镜在福州创办融侨集团,以“为居者着想,为后代留鉴”为经营理念,致力为中国打造理想城市生活。 与闽系房企给业内的“激进”印象不同,融侨集团一向以稳健形象示人。根据官网介绍,目前融侨集团开发运营有港口、工业村、地产、物业、商业、酒店、教育、医疗、农业等产业。 2005年,融侨集团开始走出福建,逐渐进行全国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它几乎是表现强劲的闽系房企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公司。在被媒体问及上市计划时,融侨方面曾一直表示没有时间表,公司希望成为百年老店,不一定要上市。 2018年7月2日,林文镜去世。此前2010年起,其长子林宏修开始担任融侨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 在同一时间节点,融侨集团也开始寻求突破,宣布要在2020年冲击千亿元规模。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房地产行业已宣布进入“黑铁时代”,销量下滑、盈利下降几乎成为常态。此后几年,房地产行业又遭遇了疫情、经济大环境等影响,趋势难言明朗。 在融侨集团冲击千亿元过程中,采取了闽系房企惯用的合作开发模式。 其间,融侨集团陆续与阳光城、旭辉、金地等30强房企联合拿地,通过合作开发、联合操盘、互相持股等多种合作模式,实现黄金地段优势项目的低成本拿地,加速规模扩容。 随着合作项目的增多,融侨集团整体利润被摊薄。到2020年,融侨集团仅实现859亿元销售额,未能完成千亿元目标。 目标未完成的同时,伴随着扩张期间的激进拿地和融资,融侨集团经营状况却出现问题。 融侨集团在2021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中也曾坦言,近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受购置土地节奏、项目开发进度、销售回款以及房地产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债务危机出现之后的5月30日,网上开始流传一份“融侨集团副总裁以上人员暂停发薪”的文件,为纾解当下阶段性困难,融侨集团副总裁及以上人员(含总裁、地产集团总裁、产业集团总裁)主动提出,暂停发放2022年5月1日~12月1日期间薪资及福利。 对此,有房地产行业媒体人认为,若文件是真,融侨集团高层有为了纾困暂缓发薪的决心,证明公司还有救。当下,稳楼市政策频出,融侨集团也应该抓住机会化解危机。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