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把城市管理精细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通过建立党政“双牵头”工作责任机制,实现对“群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数字化赋能探索“防、堵、疏”相结合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从“一间房“到“一张床”,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基层实践中为“群租”整治提供新方案,为超大型城市治理探索新路径。 “一户一档”“一网统管”建立治理闭环 在上海市“一网统管”平台政务微信上,一条条经过摸排的“群租”信息以“一户一档”的形式排列。点击具体地址,显示该点位所属街镇、“群租”投诉内容、整治情况等,共计42429条。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通过建立“一户一档”压实属地化管理职能,建立党政“双牵头”工作责任机制,即各区、街镇均建立以区平安建设小组组长和分管副区长、街镇党(工)委副书记和分管副镇长“双牵头”工作机制,实现从实地摸排到现场处置再到“回头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依托“一网统管”,上海以智慧公安和智慧网格为骨干,汇集55个部门198个系统1050个应用场景,打通条块业务系统互不相连的树状结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的矩阵结构。目前,“群租”治理应用场景,除了获取监管部门巡查、市民投诉等主动、被动发现的数据外,还研发了水、电、气分析模型、实有人口模型、快递和外卖分析模型等算法模型。发现相关问题后,平台系统根据地址信息分派单到各街镇,各街镇派人员上门处置直至整改完成。虹桥镇用“一网统管”应用场景配合“云电梯”大数据分析模式,综合研判、主动发现潜在“群租”隐患,及时干预、早期制止;九里亭街道发挥智能化门锁“防火墙”作用,通过可视化远程管理,与公安信息联网预警系统实时远程操作,从源头上治理“群租”问题;临汾路街道与辖区供水、电力等单位通过党建联建,实现辖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等数据的共享,构建疑似群租识别标准模型,通过对住户用水、用电数据进行即时追踪和对比分析,一旦大幅超过标准水平就会“数字吹哨”自动触发预警信号,为“群租”行为快速发现、及时处置提供科技支撑。 “双牵头”全周期把脉“民生末梢” “群租”整治,是为了让更多人“住有安居”。上海以“专项整治+长效机制”有效遏制“群租”无序蔓延的势头,通过治理专项行动,创新推出的“双牵头”工作机制,打通“群租”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群租”治理落实到街镇,属地化管理将有效联动多部门、运用多种手段,形成整治“组合拳”。大桥街道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对辖区内“群租”顽疾全面排查和整治;浦江镇集中对多个涉“群租”点位的居民小区进行联合整治,借助“红色物业”提升物业服务企业前端巡查、初步制止、协助整改等的投诉处置效率,加强监督和查处力度。 在“双牵头”机制推动下,上海自今年9月启动“群租”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共发现“群租”问题线索4.2万余条。截至11月18日,提前12天达成“清零”目标。 “逐一销项”多措并举巩固整治成果 在“双牵头”新机制保障下,各街镇在打好治理“组合拳”的同时,“逐一 销项”,这是本轮基层“群租”整治的特色。 一张《群租整治作战图》,标明各居委会“群租”整治情况;一本《群租整治结果交接书》,罗列着“清零”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防范“群租”返潮的相关制度;一本《楼组公约》,发动居民做好美丽家园的监督者与守护者。芷江西路街道在精细化管理“群租”乱象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个个“宝典”。在这个毗邻铁路的街道,教育、医疗、购物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老旧小区占比高达59.2%。便捷的生活环境和较低的居住成本在带来房屋租赁市场活跃的同时,也让“群租”一度成为社区治理的突出难点。为此,芷江西路街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机制,对“群租”管理从发现、整治到长效监管实现全流程精细化治理,成效显著。 特别是针对以往“群租”治理发现速度慢、整治不彻底等短板,该街道形成“销项管理”的新招实招。以“七步工作法”,即通过“巡查、发现、报告、录入、督办、查处、监管”七个步骤相互衔接,确保查得准、治得好,形成“群租”治理闭环。同时,街道建立4支常规工作队伍和1支机动应急队伍,形成物业服务企业日常查、居委会楼组查等“五查机制”和主动发现、被动发现、自动发现的“三发现机制”,以及物业服务企业、居委会、居民等“五方报告制度”。在此基础上,街道梳理辖区《居住房屋出租清单》等,汇总成《街道群租整治作战图》,每周对“群租”进行集中整治,对认定的“群租”房逐一拍照留存、建档立册。同时,召集安居客、自如等网络出租平台负责人召开沟通会,签订《网络平台承诺书》,定期上报房屋租赁信息,并依照《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从重处罚,从源头上遏制“群租”。 “疏堵结合”需求导向叠加柔性管理 在行之有效的刚性政策之外,一系列柔性管理手段也凸显出上海市“防、堵、疏”相结合的基层经验,让“群租”治理不仅有“上海速度”,更有“上海温度”。 近日,上海提出,“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同期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0%以上;到“十四五”末,全市将累计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60万套(间)以上,以此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今明两年“多做、快做”的总体安排,今年至明年,计划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计划“十四五”目标总量能够在两年内完成一半以上。 以需求为导向,除了“一间房”,上海还提供了“一张床”的安居方案。作为沪上第一个治理“群租”过程中堵疏结合的样板案例,位于华泾镇的盛华公租房提供的“一张床”服务,为环卫、公交、家政等企业职工找到了“住有安居”的新选择,最低月租费仅460元。该项目是徐汇区首个宿舍型公租房整体项目,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房屋均采用全装修,干湿分离、统一供热,并配备部分家具、家电等基本生活设施,还将多个共享空间打造成舒适的生活社群。华泾镇通过引入规模化正规代理经租机构,对整治后和存在隐患的房源进行收储,与业主签订五年以上租房合同,作为储备公租房进行市场化规范运营。 在外来人口高达15万的张江镇,租赁房市场活跃,该镇通过“政府+市场”双驱动,“数据+应用”双落地,把城市管理精细化落在实处。同时,为“二房东”群体专门开发了“安居张江”小程序,功能涵盖房源查询、合同管理、租客管理、收入记账等租赁房管理日常所需,实现云端数据更新。同时,进一步探索租赁房屋网上登记备案、居住证办理绿色通道等数字化便民应用场景落地。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