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房地产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将载入史册的年报季。截至4月1日,已有世茂集团、融创中国、佳兆业、中国奥园、花样年、中国恒大、当代置业、新力控股、阳光100中国等上市房企因为无法如期披露年报而宣布停牌,还有一批内房股赶在3月31日的最后期限发布了未经审核的年度业绩。这是2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场景。 向来有“三好生”美誉的万科也在3月31日发了年报,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下跌了45.7%,业绩会以郁亮的道歉开场。他形容2021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这是房企们的共同心声。擅长预期管理的上市房企,在年报中采用“极不平凡”“冰火两重天”“前所未有的考验”等词汇来形容他们所经历的一年。 业绩是最客观的说明。截至目前,已经发布年报或者业绩预告、收入在2000亿元以上的上市房企中,只有龙湖集团和华润置地录得了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下跌成了普遍现象,绿地控股同比下跌约49%,融创中国预计自己的跌幅会达到85%。 检视、反思、更正,房企们必须快速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才有望在2022年扭转颓势。从更远的视角看,18万亿元的销售规模成为地产行业的天花板,高速增长时代终结等论断已无争议。对房企而言,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在新常态下走新路、穿新鞋是生存下去的必答题。 寒冬的洗礼与反思 对于2021年房企在销售额方面的表现,业内已经打了预防针,毕竟下半年断崖式的成交下行摆在眼前。年报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碧桂园录得5580亿元的权益销售额,同比微降2.2%,万科和绿地控股的跌幅分别为10.8%、19%。实现同比增长的房企,有不少的增速也收缩到了个位数。龙湖、保利发展、融创中国、中国海外发展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7.2%、6.38%、4%、2.4%。 如果说销售的下滑是可以预判的,那么部分房企净利润的下跌幅度则是大大超出了预期。不少机构都对万科的业绩表示“意外”,国金证券说:“归母净利润低于我们预期47.7%。”下跌的原因有三个:结转毛利率大幅下滑,从2020年的29.25%下降至2021年的21.82%;投资收益回落至66.14亿元,比2020年减少68.98亿元,主要是联合营项目毛利率降低所致;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37.94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15.89亿元。 结转毛利率走低是行业的共性问题,2017年至2018年,全国土地价格走高,各大房企获取的高地价项目集中在近两年结转,遭遇地方政府限价、市场降温后,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便体现为毛利率的降低,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增加等。例如,绿地控股便表示,面对快速下滑的房地产市场,为了加快销售去化、促进资金回笼,公司2021年的房地产结转项目毛利率同比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并拟计提减值准备约29亿元。 2021年还多了一个变量,那就是房企信用的大面积坍塌,为了迅速回血、偿债,不少房企降价走货,给同行的销售价格带来不小压力。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碧君在业绩会上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销售环境比较恶劣,很多地产公司出现了甩货现象,使得整个市场的销售比预期要差,“售价上比预期都会差一些。” 仅仅是外部因素,难以让投资者相信万科没有“业绩洗澡”,郁亮也承认,万科的每次净利润下滑都暴露出过去发展中累积的短板问题。他认为,在内部管理上,过去三年万科充分授权、分布式的管理特点,导致城市公司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体业绩。多赛道同时探索所付出的成本比预想更大,也对过往业绩产生影响。 简而言之,不少房企都在2021年的行业寒冬里,为过往的规模为王、粗放管理、对市场缺乏敬畏等短视行为付出了代价。 十万亿元级的生意以后怎么做? 在中国海外发展董事会主席颜建国看来,自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的20多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上半场,过去九个月,市场急剧下行、行业洗牌出清,房地产行业正式进入下半场。行业的下半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保持十万亿元的大市场,但也将迎来巨大的变化,有着与上半场大为不同的市场逻辑、市场形态与行业格局。 摆在房企面前的问题是,以后这门生意要怎么做? 一部分企业通过了2021年市场巨变的考验,验证了过往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2021年,龙湖的营业收入增长了21%,归母净利润增长19.26%。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说,公司在战略上没有多高明,是靠原则、靠底线思维走下去,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先想生死,做长是第一目标,其次是做强,再次才是做大。她表示,龙湖也不知道政府要制定三道红线的规定,去杠杆这么猛,但胜在能够砍掉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因为没有加杠杆高歌猛进,被认为过于保守。潮水退去,洗尽铅华,中海是不确定市场中确定的力量。”中国海外发展的管理层也吐露了心声。 这两家房企在投资策略上有个共通点。龙湖集团新任CEO陈序平坦率的表示,很庆幸在过去几年没有盲目下沉、过多布局一些低能级城市,“我们预判这些低能级城市在今年整个市场是很难恢复的。”未来,该公司将继续聚焦高能级城市。中国海外发展认为,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是行业未来的主战场,未来成交量占比会明显上升,为此将继续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发展策略,深耕经济增长好、人口净流入的重点城市。 碧桂园是为数不多布局三四线城市的大型开发商,今年同样采取了更聚焦的策略。他们发现,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毛利水平、货值周转会相对高一些,但是强三四线市场的经营效率更高,相对竞争比较弱,所以年化回报比较高。“今年我们会聚焦在这些确定性的市场上,按照精准布局的安排,做好均衡布局,适度地提高市场能级,进行有效的投资。”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透露。 对于国家提出的“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房企们也有一些想法。“什么是新发展模式?有一个参照的旧发展模式,就是住宅销售快周转+高负债的发展模式。”华润置地总裁李欣表示,对于“新发展模式”,目前行业没有明确的定义,“冲规模肯定不是新发展模式的,另外以住宅物业为导向的会转向以产业为导向的时代,大家更追求相关多元多赛道的发展模式。” 即便多元业务的投资对短期业绩造成了不小负担,但万科还是相信要保持良好增长,必须将视野扩宽,寻找具备长期潜力的新赛道,认为经营、服务业务将是其长期价值增长的重要源泉。龙湖集团表示不会缩减新航道的投入,要让未来的创新业务为利润增长提供新的贡献,中国海外发展也将商业板块视为未来关键的战略增长极。碧桂园则打算借助智能建造体系切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试水代建市场。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