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雨水特别多,全国各地普遍降雨量比较大。不论对老城区还是新城市来说,这些雨水都是个挑战。许多城市因降雨出现内涝,开启了“看海模式”。这背后,有许多悲惨而无奈的故事。城市雨理逐步成为了一个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也逐步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鉴于此,记者采访了亚洲开发银行东亚区域开发部城市发展专家Kristina N. Katich,希望能找到大家关注的问题的答案。 Kristina N. Katich的专业研究领域是气候适应性城市。去年在举办的 “第十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与新技术设备博览会”上,她曾做了题为《推进中国城市雨水管理》的发言。今天,她将以国际视角,通过成功的案例,从政策、技术、前景等方面分析探讨雨水管理的未来。
Q1:您从何时开始城市雨水管理研究的?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遇到过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可否和我们分享您的故事? Kristina N. Katich:有趣的是,我进入城市雨水管理领域工作是因为我对整体规划与社会公平感兴趣。起初,我学习建筑,因为我感觉建筑有其内在的社会和实用价值——创造美丽、有用、安全的空间。随着职业的发展,我转向了城镇环境规划与管理,也就开始了灾难管理与城市雨水管理。对我个人来讲,我不太喜欢防洪的硬派工程;渠化、涵洞、堤坝会破坏维护城镇环境的自然进程。这些技术把洪水的风险转移到了抵御洪水能力更差的下游社区,却把大量快速流动的洪水涌向那里。相反,我更喜欢尽可能多的采用软工程的办法,因为基于环境和景观的洪水管理可以在很多方面极大的有益于城市。尽管我总是喜欢基于自然的方案,我对 “日光”的办法,即打开20世纪七八十年代铺设、下挖的水道,以形成自然的城镇水道很感兴趣。我的研究生论文研究的是气候适应性城市,我研究了首尔的昌溪川项目。除了辅助城市雨水管理,这个项目通过建立公园,使城市更具活力。尽管开始当地居民反对,这个项目不仅大大的改善了生活环境,也提高了当地的土地价值。该项目已获得国际认可,并被认定为最佳范例广泛在美国等国家采用。 Q2:在您看来,城市雨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方面共同努力? Kristina N. Katich:城市雨水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居民——富人、穷人、年轻人、老年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城市开发尊重环境并与自然环境共生很重要。亚洲的很多快速开发的城市忽略了低劣规划的基础设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将挑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铺装路面、管道化城市河流意味着城区吸收的雨水越来越少。正如我之前谈到的,这增加了下游洪水泛滥的风险,同时也危及城市水供给,通过地面沉降破坏建筑物的基础;世界上的城市,例如墨西哥城、雅加达、北京,因为铺装路面阻止了含水层的回水,正在慢慢的下沉。 有许多案例,低劣规划的城镇化以及城市雨水管理给无法承受洪水的物理、经济影响的贫穷地区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例如,洪水泛滥地区或边缘地区的土地、建筑成本可能更低,导致穷人聚集在这些地区。洪水来临的时候,他们不仅可能失去家园、财产,他们的安全都将会有危险。 城镇雨水管理有三大障碍。一是洪水并不认行政区的边界,上游活动极大的影响着下游的社区。这将导致城市间协作以及城镇开发、雨水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实践的管理变得困难。另外,这也导致行政层面的雨水管理融资变得困难。 第二,同一个城市内,政府机构间的协作通常很差。许多政府机构的行为——包括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固体废物管理、交通、城市开发等等——将会影响城市的抗洪能力。政府机构间通常有不清晰、重叠的职责,缺乏理解和信息共享。 最后,不是每天可见的问题,政客们也没有兴趣去改进。除非一个城市近期经历了洪水,城市雨水管理通常在政府的日程中处于较低的优先级——尤其是在官员变更频繁的国家和城市。许多政府愿意构建居民一年365天可见的基础设施;雨水管理设施大都在地下,而且施工对居民交通和日常生活也有影响。除非有大量降雨或者河水泛滥,雨水管理设施的投资会被忽视或者被低估。城市雨水管理需要协作、资金、综合规划、以及构建安全、环境友好的城镇环境的远见。 Q3:城市建设对雨水自然循环有哪些影响?如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管理? Kristina N. Katich:城镇建设的形式和速度对雨水自然循环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城镇规划通常没有包含足够多的雨水管理规范。许多城市开发较快,有向外扩张而不是增加密度的趋势。城市开发增加了不透水路面,减少了储存区,从而增加了城市地区的径流。 为服务原有地区设计的排水系统无法承受从新铺装地区聚集的多余雨水。上游地区新增的雨水充满了下游现有的管道,导致雨水无处可去。 随着城市的扩张,原来农村或城市周边的河流变成了市内河流。这样,由于淤积、城市废物管理较差导致的垃圾,以及新建筑、高架、桥梁的占用,这些河流的排水量和蓄水能力会降低。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改变了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改变了河流系统、河漫滩、湖泊的自然流动。 这就是海绵城市的概念在中国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海绵城市试点将展示投资基于生态设计的雨水管理应该应用于中国所有的城市。西方知名的“绿色设施”、“低影响开发(LID)”,基本原则是减少人工系统,如排水管道、泵站的开发和建设,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低影响开发旨在通过储存,渗透,蒸发,保留,减少地表径流,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以增加地下水补给。通过去中心化、小范围源头控制机制和相关技术,减少由暴雨导致的径流。目的是尽可能多的维护开发前的自然环境和水生态循环。 Q4:在城市雨水管理领域,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做的比较好,有哪些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 Kristina N. Katich:我最近刚从荷兰回来,荷兰的水管理经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众所周知,荷兰通过堤坝、堤岸的使用,开垦大片土地,以及传统荷兰风车的使用,在管理他们的国家与海洋的关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是,这个国家本质上是默兹河、莱茵河、斯海尔德河冲积的大三角洲。另外,超过80%的人口住在城市里,有很高的年均降水,城市雨水管理、控制河面高度以防止洪水泛滥极其重要。 雨水管理最有创意的是鹿特丹。位于莱茵河与默兹河的三角洲地带,鹿特丹采取了积极的总体规划管理,不仅使他们免于洪水灾害,而且免于受到潜在的气候变化的影响。通常,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降雨的频率,而且会影响降雨的密度。气候变化对本地的影响已经被感知,但是很少有城市有应对潜在影响的意愿和资源。从2013年开始,鹿特丹有了自己的气候适应策略:找出当地脆弱点,创建用于未来弹性规划和投资的框架。 意识到传统的抗洪措施不足以应对未来的风险,鹿特丹开始尝试其他办法,收集并疏导雨水以防地区泛洪。鹿特丹的干预从小规模——例如支持绿色屋顶、雨水收集的开发——到大规模,例如重新设计现有的堤坝,用作多种用途。 鹿特丹减少洪水风险的创新项目,例如Benthemplein水上广场,已经赢得众多国际城市规划师的认可。集成了公共娱乐空间、温室、蓄水,Benthemplein水上广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的水广场。有不同座位、活动场所的多层次空间,广场在降雨量大的时候,成为了水库。宽阔的排水沟收集雨水,并导向公园的深层盆地。盆地会24小时吸收雨水;超大降雨的时候,吸收的雨水会被抽到附近的水道,从而减轻鹿特丹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公园包含大量的绿色空间和公共空间,可用于运动和社交活动,给周边带来了生机,很受本地学生和居民的欢迎。 总的来说,我认为鹿特丹可以作为中国城市雨水管理学习的一个极佳范例,不仅是因为鹿特丹应对风险的整体气候适应性规划,而且是因为它集成了像绿色屋顶这样小规模尝试。城市重新吸收的每一滴雨水对当地以及下游的防洪都有影响。 Q5:夏日来临,雨水增多,中国很多城市下了暴雨,有些地区甚至下了冰雹。暴雨对城市排水系统是一个挑战。在城市排水防涝方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Kristina N. Katich:中国最明显的一大问题是大多数城市只有小型或者管道排水系统。在许多国家,雨水系统通常包括小型系统和大型系统。小型系统用于应对不密集的雨水,设计应对2到10年一遇的暴雨。小型系统通常包括地下管道和沟渠。另一方面,大型系统用于应对严重的暴雨,设计应对50到100年一遇的暴雨。大型系统通常包括旁路通道,绿化带和道路,用来处理超过小型排水系统处理能力的径流。2012年,亚洲开发银行和住建部支持的一项中国城市雨水管理研究表明,这是中国城市最薄弱的问题之一 在吉隆坡,一个“智能通道”被用作多种用途。通道是直径为12米的三层结构。最底层用于通常降水时的径流排放。中间层平时用于交通,在暴雨的时候,会关闭交通,改为排水通道;设计应对5年以上一遇的暴雨。在特大暴雨的时候,最上层以及整个通道会关闭交通,完全用于排水。 中国已经通过了一系列的法规,将改进并鼓励城市排水和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并且引进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Q6:最近在雨水管理方面,是否出现了新的材料、设备、最新科技产品,能够大大提升雨水管理的效率? Kristina N. Katich:雨水管理最明显的技术更新可以从透水路面的演变看出来。过去的几年,这一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过去,透水路面意味着铺石头或路砖的时候,留有空隙,让水可以渗入。这种办法在小范围内有效。现在,许多透水路面更复杂,有多层,不仅吸收水,而且过滤,导向附近的沼泽或者水道,因此减少了排水和污水处理的负担。透水路面种类和复杂程度不同,给开发人员和管理者在预算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的更多的选择。透水路面可以减少径流,防止水体淤积,控制污染物,同时可以和铺装地区的树木共存。 Q7:最后,请问您对有志于从事雨水管理领域的人员有哪些建议?或者您有哪些话想对中国读者说? Kristina N. Katich:对任何有志于从事雨水管理,以及中国的读者,我鼓励他们在低影响开发以及基于自然的城市排水解决方案方面学习。气候变化将会导致更频繁更密集的降雨,将会超过亚洲城市现有的已疲于应对的降雨量。哪怕城市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个人依然有能力通过参与雨水收集、绿色屋顶、低仰角绿化带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多个个体的贡献将会在城市防洪中发挥重大作用。 我们感谢Kristina N. Katich和我们分享雨水管理领域的经验和看法,首尔的昌溪川项目、鹿特丹的Benthemplein水上广场、吉隆坡的“智能通道”,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进的透水路面设计,正印证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变着城市雨水管理与规划的未来。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加上我们无数雨水管理领域内孜孜以求的工作者,相信我们的雨水管理会做得更好,相信我们的城市会更好。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