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再迎东风。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钢结构、混凝土等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就已起步,然而推进却并不理想。据住建部数据,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仅5%,据《住房和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十年后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也不过30%,仍处在很低水平。
此次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否会将之前制定的30%的目标再提高,尚待后续细则界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住宅产业化、装配式建筑定位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高度的时候,就会获得来自中央层面的支持和资源倾斜,并因此结束之前的徘徊不前的状态,进入快速发展的春天。
装配式建筑好处多多,但过去几十年却推进速度很慢,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整个行业和公众的观念没有改变,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更多关注卖地和迅速卖房,购房者更关心房价低不低、地段好不好,对房子如何盖起来并不十分关注。二是在形成产业化之前,钢结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成本比普通建筑每平方米要高出数百元到一千多元。这对价格敏感的购房者来说会很难接受。三是住宅产业化上下游产业链没有形成,仅凭一部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实验性“住宅产业化基地”是很难形成规模和产业的。
而此次,当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成为国家政策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央在推进路径上,已经对这几点障碍有了充分考量。
针对规模化不足和单位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率先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300万人口以上城市推广。这些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本身房价比较高,相对于动辄数万元一平方米的房价来说,每平方米增加几百元建筑成本开发商和购房者也不会在意。而在这些地区,由于城市和建筑密集,加之产业链完整,物流发达,建设住宅产业化基地和产业链相对容易而且符合经济性原则。而且,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成规模推广装配式建筑之后,也能对全国其他地区形成示范效应,将来的全面推广就自然而然了。
其次,国务院还提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住宅产业化的推广之所以滞后,很大程度是因为人才储备不足。这个“人才”,不仅指专业的设计、研发、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指住宅产业化所需的产业工人队伍。在过去,我国建筑工人主体是农民工,产业化训练不够,不足以支撑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培养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正是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发展的必要基础。这方面,无论地方政府还是企业、技术培训学校,都大有可为。
其次,就是制度建设。包括建立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制度建设,以及在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和税收等政策层面的鼓励性政策和相关配套政策,都应尽快出台,以推动装配式建筑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有中央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有制度配套,有市场需求,有企业参与,有人才储备,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和产业环境。未来十年之内,住宅产业化和装配式建筑也将形成气候,形成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强大势能,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台阶。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