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着不同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它们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形成鲜明的风格,成为城市形象的载体,展现着城市的历史风貌。自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直至现在的优秀建筑,都记载着不同时期的城市记忆,相互衔接而又不可替代。
然而,随着建设大潮的兴起,除了部分古代建筑得到保护外,不少优秀近现代建筑或已荡然无存,或已面目全非。值得庆幸的是,为了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自今年1月7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的出台虽然填补了西安市在近现代建筑保护工作方面的法规空白,但是,实际的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多年从事近现代建筑研究的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吴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现代建筑应该是受西方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影响,在社会变革、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等变化的驱使下,中国境内产生的一系列建筑物或构筑物。
“西安近现代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沿海、沿江及开埠城市等发达地区的近现代建筑发展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西部重要城市,古都西安的近现代建筑虽然不如、广州等沿海开放城市那样典型,但也可圈可点。1902年修建的亮宝楼、1917年修建的易俗社剧场、1934年12月修建的西安火车站,以及后来建的邮电大楼、人民剧院、人民大厦等,都成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建筑是活的历史,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今天提起西安事变,人们记忆中首先留下的就是一群建筑旧址,包括张学良公馆、止园、新城黄楼、高桂滋公馆、西京招待所、兵谏亭、七贤庄、西北大学礼堂等。作为历史的见证,这些建筑依然被完整而良好的保存至今,供人瞻仰。它们不仅仅记载和诉说着当时那件惊天动地的事件,而且也是西安建筑近代化现代化的一个个足迹。
西安近代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中西合璧成为西安近代建筑装饰风格的整体特征。而正因为这股子“洋气”,建筑也承载了不少人对西安这座城市的岁月回忆。
一批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成为了西安的地标性建筑,西安人对这些老建筑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说起西安的老建筑,家住南二环的市民邓海花女士说,在她印象里,报话大楼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了,它于1963年建成,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点报时成了西安人的记忆。“除了报话大楼,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民剧院、前苏联式的建筑钟楼邮政大楼、展现了浮雕工艺的钟楼新华书店、陕师大的老图书馆、红瓦坡顶的交通大学教学楼等都是老西安的印记。”
一个世纪的“生”与“灭”
谈到老建筑的保护管理,吴农感慨地说:“人们往往厚古薄今,觉得历时久远的建筑应该保护。近现代的建筑由于离现在太近了,保护上就不那么着急,所以造成近现代建筑保护立法长期缺位,也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华纱厂,曾是西北地区历史上建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机器棉纺织企业,承载了西安纺织业的一段光辉岁月。如今历经80年的风雨,斑驳古老的工厂车间,旧时的纺织机器已荡然无存。唯有建筑和管材还留有岁月的气息。如今,大华纱厂已华丽转身,变为一个以工业遗存为主题的艺术街区,曾经的厂房,变成艺术家的工作室和展示厅,从工业生产到艺术创意,这片老建筑重新焕发了活力,只有织布车间厂房建筑遗存改建而成的大华博物馆,保留着大华纱厂前世今生的点点滴滴。
然而,不是每一座建筑都如“大华”那样幸运。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西安的近现代建筑被人为改造,甚至彻底拆除。许多人至今仍然怀念2011年被拆掉的华侨商城,这座“深深刻在许多老西安的回忆里”的建筑轰然倒塌,令许多老市民扼腕叹息。
“绝对不能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就全部拆掉,这些建筑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我们先辈在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时留下的足迹,还是应该像对待文物一样保护起来。否则我们的子孙将来也只能全部通过照片了解西安了。”吴农说。
149处“凝固的近现代记忆”
据了解,由于我国对近现代历史建筑的保护是随着从“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到“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逐渐全面起来的,西安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中,最初受到保护的也多是政治历史价值重大的,例如西安事变旧址、八路军办事处等。到2004年3月,国家下发《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西安才逐渐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开始关注,作为文保单位的近现代建筑才逐渐增多。
据统计,目前,碑林区、莲湖区、新城区3个区现存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149处。现存的西安近现代建筑大多数保存良好,但也有一些建筑失于保护存在毁坏的危险。
参与此次立法的市规划局有关部门人员表示,《西安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出台之前,规划、文物等单位对西安现存的近现代建筑进行了多次摸底调查,借鉴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西安实际,从各个细节上确保了办法的可操作性。《办法》遵循统一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将优秀近现代建筑分布较集中、成片的区域,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违法搭建建筑物;不得擅自拆改院墙、开设门脸、改变建筑内部和外部的结构、造型和风格等。优秀近现代建筑经确定和公布后,还将设置优秀近现代建筑标志。
为了让建筑“活起来”,《办法》还同时明确,在不改变建筑外观和内部主要结构的前提下,使用人和所有权人可以适度、合理地利用。鼓励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利用优秀近现代建筑设立展馆等文化教育设施对外开放。鼓励、支持境内外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投资,对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保护利用和恢复重建,发展与优秀近现代建筑相适应的旅游业和相关产业。
《办法》的出台,填补了西安市在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方面的法规空白,让这些仍旧闪烁着不可磨灭光辉的“编外建筑”的价值逐步被挖掘出来并且受到相应的保护,提升它们的知名度。
让老建筑在使用中焕发生命力
近现代时段内的多样建筑,不仅缺失了应有活力,也逐渐被城区内居民忘掉。在这样的状态下,唯有摸索最适宜的保护路径,才可以拯救这些珍贵的建筑。
“使用价值是建筑的生命。”早有专家指出,对历史建筑保护最积极的办法不是静态的博物馆式的保护,而是对其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西安大多数近现代建筑,修建的时间较短、结构完好,具备很好的再利用条件。通过改善或改变它的使用功能,对其进行再利用,使其价值得以延续,并在当代社会重新焕发生命力,成为现代城市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吴农建议,首先,要做好近代建筑本体和背景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整合具有历史文化关联性的西安近代建筑遗产组群,形成点、线、面的整体性保护。其次,要突出城市更新下的建筑功能适宜性再利用,赋予近代建筑新的文化功能,使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重获新生。最后他建议,要及早着手,建立科学、规范的西安近代建筑数据库,“许多近代建筑没有完善的资料信息,如完整的测绘图纸、历代修缮记录、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等,尤其是没有纳入到文保单位的近代建筑遗存的资料更是匮乏,然而,这些建筑却面临着随时消失的境地,因此真实而完整地将它们传承下去刻不容缓。每一座近代建筑的数据档案,就是它的名片,这张名片能够真实、充分、动态的记录下来它的完整信息,为科学、有效、持续的保护每一座近代建筑提供必要的条件。”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优秀近现代建筑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为了留住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市记忆,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何在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将这一大批不可再生的宝贵城市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传承下去,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