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43届中国深圳国际房地产业博览会将首次举办“国际景观产业展”,该盛会将于8月23-2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召开。
2016年第43届中国深圳国际房地产业博览会将首次举办“国际景观产业展”,该盛会将于8月23-2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1号馆召开。此次盛会将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涉及人居环境领域的城市规化、建筑开发、园林景观等行业产业博览会平台。 现场展览将从行业进步、业界交流和企业发展入手,打造该领域最具学术性、权威性、专业性的景观概念,包括园林景观设计、施工、苗木绿化,以及园林景观材料、康体游乐、配套设施及园林工具类等。该主题展也将让房博会的内容更加丰富。 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前进目标,各地政府也在加快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为园林景观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契机。据英国著名零售咨询公司Conlumino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HomeandGardenRetailinginAsia-Pacific,2013-2018》指出,到2018年,中国的园艺产品市场零售额将达到3270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园艺产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园艺市场在亚太乃至欧洲、美洲、中东的全球市场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2016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大趋势给人居环境领域带来新的思考。作为小康社会城乡建设的主体,如何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站在国家的高度,体惜民情,关注民生,逐步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建设文明生态的现代化家园,是现实赋予人居环境行业的历史使命。 大咖名师分享:国际景观,展望行业趋势 组委会国际景观产业展已邀请户田芳村、沈同生、李宝章、安东尼奥等国际专家,各大地产公司几十名的景观设计机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预计大会规模将超过1000人,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景观盛会。 户田芳树,较早期的代表作品为绿色津南中央庭园、Green Pia中央庭园、别府市政厅广场、诹取湖畔公园、梦之岛公园热带植物馆、蓼科雕塑公园、修善寺“虹之乡”主题公园、三池公园韩国庭园、维也纳森柏龙宫殿日本庭园、2005年爱。地球博、谷川仙寿庵等,作品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的水中倒影。这些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描述”。 户田芳树沈同生(Stone Shen)AECOM 建筑及人居环境中国区副总裁,国立成功大学水利及海洋工程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设计及区域规划系硕士,带领AECOM中国区近二百人的景观规划设计团队,发展整合环境设计、区域规划、生态理论及工程技术的跨专业工作方法,提出创新的设计解决方法。成功将工程技术,艺术创意与景观设计结合运用在近十个大型城市开放空间,水岸再生,以及水生态景观项目。 AECOM 建筑及人居环境中国区副总裁沈同生并获得数个国际性的设计奖项:太原长风商务区开放空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洲优秀设计奖2011、亚洲人居环境协会都市景观奖 2011、天津生态城滨水景观规划、香港园境师学会优秀奖 2010、大同文灜湖设计、英国景观学会大尺度景观空间奖(2013)、AIA香港城市设计优秀奖(2014)。 太原长风商务区开放空间李宝章(Boli)奥雅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及设计总监,奥雅一直坚持以土地、生态与文化为核心的全程化与一体化的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经过十六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土地开发的大型综合性文创机构。 奥雅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及设计总监李宝章 代表项目:深圳市宝安中心区滨海地带、宝安区海滨广场与滨海公园、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芜湖中央文化公园、深圳中信红树湾、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杭州欣盛东方福邸等经典优秀项目。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滨海地带安东尼奥·殷格莱思(Antonio Inglese),意大利迈丘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总裁首席设计师,那不勒斯硕士及罗马大学建筑项目管理硕士学位,并曾在巴黎大学和汉堡科技大学进修学习。一直以来,安东尼奥将“每一根线条都有它的意义”作为设计手法,让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紧密地结合在他的每一个设计作品里,不仅强调了土地的自然布局,同时也提高了建筑周围的视觉效果。 意大利迈丘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总裁首席设计师安东尼奥·殷格莱思代表项目:深圳宝安区海滨广场及滨海休闲公园、深圳招商蛇口太子广场景观设计、佛山中企绿色总部中央公园建筑及景观设计、意大利萨勒诺东部滨水公园规划设计、英国伦敦皇家码头三体系规划设计、俄罗斯别而哥罗德城市规划概念设计等世界各地的知名优秀项目。 助推“美丽中国” 城市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不是风景园林、建筑、城市规划等任何一个专业便能单独完成的,它需要多学科、各专业间广泛开放式配合,以及加强人居环境各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将促进行业的科学发展,创新进取。 新常态是“优态”。中国30多年高速增长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引发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等问题。化解弊病、逆转粗放建设的发展思路,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促进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城市建设要通过优化生态空间开发模式、实施景观园林提升工程、推动绿色产业等手段,寻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持续改善自然人文环境,共建美丽中国。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