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 张永和
7月16日,由深业置地主办、有方空间承办的“尚上讲堂”第二季在建设中的深业上城开幕,中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以“弗兰肯斯坦之人造城的故事”为题,剖析了中国城市形态的特色,并提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宜居城市因素。
本季尚上讲堂以“城市表达”为主题,除张永和外,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小东、建筑设计师胡如珊、知识分子许知远将陆续登场,结合他们近年的密切关注中国超速城市化现实的作品,以表达对都市现实的正视与“审美”。
“如果说近年来中国城市的最大变化,是逐渐形成了喜忧参半的主流的城市化模式;那么‘城市表达’的崛起和众声喧哗的景观,则是对这一奇异现实的宣泄、观察、记录和剖析。”有方空间表示。
千篇一律的中国“特色”城市面貌
“我们对于城市生活是怎样想象的?”“当下中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城市只能是现在这个样子吗,那是不是代表我们的想象出错了?”张永和的演讲从《弗兰肯斯坦》讲起,那是一本讲述人造人的科幻小说,他将其概念延伸至“人造城”。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已产生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如、、武汉,但是近百年来中国尚缺乏对都市性的独到观察与表达,农业文明漫长而顽强的传统,使古意、园林和山水仍然是城里人心目中的理想;同时,对现代性的乌托邦愿景,以及巴黎和纽约曼哈顿等模式的强烈诉求,又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建设与表达的主旋律。
张永和总结,错落、凹凸、挖洞、切割、抽象、装饰、大车优先、千篇一律等都是中国式城市的特点。
“中国的城市规划都包含了高低错落,这是一个设计的选择,但并不是必须如此;譬如巴黎、柏林等都是扁平的城市,建筑形成了一道重新设计的地平线,而中国的错落则像再造的奇观。”张永和说,此外中国的建筑也常常包含进进出出(凹凸),这两点均体现了中国对于“变化”的审美。“在中国,城市形象优先于城市空间,大家都有单调恐怖症,而具有追求错落、丰富、宏大的倾向,争先恐后地去建造纪念碑、地标式建筑。”
然而在疯狂追求丰富和宏大的情况下,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却变得越来越相似,千篇一律。张永和说,从经济增长水平、地产开发模式和人民审美趣味多方面来看,千篇一律的中国人,怎么可能不造出千篇一律的中国城呢?
“一方面,全球化经济导致建筑材料以量决定价格标准,买的东西一样自然盖出来的房子一样;另一方面,全球化传播也导致了审美趣味的趋同;第三,中国凡事向中央看齐,的趣味自然传到全国。”
“推广街区,打开小区”人人受益
张永和说,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是大院和小区。“大院是供给制的产物,从清朝自给自足的旗营,到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部队大院、机关大院甚至大学大院,都是一个意思。”张永和说,改革开放以后,又出现了大量封闭小区为人们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保驾护航。
“在西方城市,街区一般都是100米x100米的大小,但中国大院和小区造就的超大型街区阻断了城市的道路,自给自足成为了一块‘非地’,就像挖了一个洞,跟城市相对切断。”张永和说,无论是大院还是小区,甚至于开发得如火如荼的城市综合体,都反应了同一种态度——反城市,“两个封闭小区之间所存在的空隙并不是城市,而是剩余空间,封闭小区越多,就更容易把城市肢解。”
对于前段时间引发广泛讨论“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观点,张永和持双手赞成观点。“打开小区从设计上来说一点都不难,甚至于安全感也是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感,难的是如何去改变人们对于价值感的需求。”张永和说,打开小区必然会让每一个城市人受益,但也需要大家在一定程度上让步。“城市综合体也是可以打开的,开发商在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它的开放性。”
除了大院和小区,张永和认为超宽马路也对城市进行了切割。“超宽道路显然不是为人设计的,而是从汽车角度想象的城市空间。”张永和说,公路带给兴仁许多危险和不便,他自己过马路时常常需要小炮,因为红绿灯时间太短而道路太宽。“而随着道路越来越宽,中国人的车子也越来越大。”
同时,超宽道路中间常常还种有漂亮的绿化带,但张永和认为此举毫无意义。“只有两种绿化是为了人,一是公园,二是林荫道。”他说,“当然对于城市中那些太丑的建筑,还是多种点树挡挡吧。”
“理想城”是还城于人的慢城市
在张永和的心目中,理想城市应该人类步行作设计考虑——便利、健康,有助于社交。“理想街道应该多宽?卢森堡的一个建筑师说,是站在马路中间能看到两边商场的橱窗。”张永和说。
“以往在中国有街坊文化,人们饭后散步总能与友邻打个照面。是现代人不需要这种社交方式了,还是没有这个空间了?”张永和说,现代人常常约见一个朋友得约两个月,最后还堵在路上迟到了一小时。
“单车文化”也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城市风靡。张永和说,如今,纽约曼哈顿已经在机动车道上划出了专门的自行车道,鼓励人们骑自行车上下班,而波士顿则斥巨资把高架桥沉入地下,把地面上的空间变成绿地公园,还城于民。
张永和高兴地提到,北京如今也决定整改交通,五年之内要建成3200公里连续的自行车道路网。“虽然我不太肯定是不是建完了最后都被使用成停车场了,但我们还是要期待,未来三公里半径以内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步行加自行车。”
张永和说,一个未来的城市,首先是一个慢的城市。不像北京的交通是按照“过境交通”为目的设计的,如荷兰人缺发明的共享街道:“从房子到房子是一块板,中间车行的部分拐来拐去,使得车不能加速,以最慢的速度行驶,如果有小孩在街道上玩的时候,车来得及刹车,没车的时候小孩可以到处玩。”
张永和希望未来的城市,不要再盖大都会,而要建多中心,“城市建设不应该是摊大饼,而要像包饺子;既有大项目,也要允许小规模小尺度开发。”张永和说,自己也想当地产开发商,就开发一块一百平米的地。
尽管这种对未来城市的描绘不乏理想化的想象,要实现这一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改变,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但张永和认为,一定要有一点理想主义,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如果大家都觉得对,都这样说,那么有一天一定会改变。”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