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工作人员在现场放气球,庆祝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完成。位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标志着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中国“天眼”这张拼版照片为2009年5月25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左上)、2011年9月6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右上)、2012年8月5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左中)、2014年5月2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右中)、2015年1月16日拍摄的FAST工程所在地(左下)和2016年7月3日拍摄的主体完工后的FAST全景(右下)。
为建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实现高精度的天文观测,中国科学院进行了为期10余年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 从2011年3月开始,数千科学家、工程师和建设者们深扎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山谷,用工匠精神精雕“眼窝”、勾勒“眼底”、密布“神经”、点睛“眼珠”…… 2016年7月3日,随着最后一块反射面板的安装完成,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主体工程完工。 据介绍,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表示,FAST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天文学研究的“利器”。它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中国“天眼”这张拼版照片为FAST项目拼装第一块反射面板(左上,2015年8月2日摄)、FAST反射面板安装近半(右上,2015年12月16日摄)、FAST项目反射面板安装近八成(左下,2016年3月9日摄)、FAST项目反射面板安装完成(右下,2016年7月3日摄)。 中国“天眼”上图为2014年7月24日拍摄的晚霞中的FSAT;下图为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晚霞中的FAST。 中国“天眼”左图为2013年8月28日拍摄的FAST夜景;右图为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FAST夜景。 中国“天眼”上图为2014年9月1日拍摄的FAST夜景;下图为2016年6月27日拍摄的FAST夜景。 中国“天眼”上图为2014年8月21日从FAST馈源舱处拍摄的天空;下图为2016年6月28日从FAST馈源舱处拍摄的天空。 中国“天眼”上图为2015年8月2日拍摄的FAST首块反射面板安装成功;下图为2016年7月2日拍摄的FAST吊装最后几块反射面板。 中国“天眼”上图为2015年8月2日拍摄的FAST首块反射面板安装成功;下图为2016年7月2日拍摄的FAST一景。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