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岩松
马岩松,中国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自2004年回国成立mad建筑事务所以来,他的作品已广泛出现在世界多个城市。他理解的建筑是一种对话,是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建筑和环境的拥抱。让城市在山水之间自然生长是马岩松对于未来城市的期待。
用自然的方式,用东方的语言书写城市地标的马岩松来了,在他亲手设计建造的哈尔滨大剧院里,上演了一场大师间的深层对话。
“建筑大师”聊建筑
Q:濮存昕老师已经在哈尔滨大剧院演出过,是这里的高端用户,请给大家讲讲大剧院有什么精妙的地方?
濮存昕:我很高兴在哈尔滨江北出现了一个大的文化设施,具有当代文化标识,哈尔滨以前有防洪纪念塔,还有秋林商场,还有有轨电车,今天发展中的哈尔滨,终于在这边开启了一个新城,我们有这么一个大剧院是哈尔滨的福气。剧院非常别致,独出心裁又很合乎情理,这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标识,文化大繁荣先建剧场,全国这样的剧场有六七十座,这个标识是我们进步的标识,哈尔滨人应该多多到这儿享受,用我们的文化消费,来形成剧场效应,台上台下营造美妙的夜晚。
Q:马岩松先生,现在有关您的佳话在哈尔滨被广为传颂,因为有了剧院,增添了对哈尔滨很多的自豪感,有很多关于建筑的解读,您能否最权威地给我们讲一下您设计的心路历程。
马岩松:最早的概念是挺浪漫的,但很短暂,就那么几天的时间,当时就看到了江和湿地的美,然后我觉得如果在这儿建一个剧院,一定得和自然环境融合好,好多剧院都是在城市中心,对于建筑的外面,我觉得在这个环境中,一定得成为自然的部分,能让人可以和建筑互动。
Q:很多建筑给人压抑的感觉,在《建筑大师》剧作当中,您认为中国的建筑是不是缺少像哈尔滨大剧院这种融洽相处的感觉。
濮存昕:刚才说的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理念是值得尊重的,其实人最基本的文明理念就是尊重他人,不只是私欲,一定要顾忌别人,这是基本的要素,我们生活在环境中间,一定不要干预自然。
Q:比如咱们现在聊天的场所,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玄妙?
马岩松:我们把自然光引进来,知道自己是在自然的环境里面,不是抽象的地方,自然光下来的时候确实是飘浮的感觉。每一个区域都是一个中型的小岛,观众坐在一起,有一种跟撒开一片的花瓣一样,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其他人。
Q:据说这座建筑拿了很多大奖,但并没用很多昂贵的建筑材料建设?
马岩松:大家看到的就是木头、混凝土还有白色的地板,都是常用的东西。
Q:作为演员来说,舞台距离观众比较远,是不是对演员的状态也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濮存昕: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降下去,增加前排座位,我们的戏也需要靠近观众,当然咱们哈尔滨大剧院也有第三层,其实是最佳的位置,就是10排左右的位置,是看戏最好的位置。的国家大剧院有一个缺点,太扇面了,那边的观众看不到上场门,这边看不到下场口,舞台的宽度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不能太宽了,这都是缺点。哈尔滨大剧院把空间分割以后,能源消耗稍微小一点,这是设计上很棒的地方。
建筑大师聊戏剧
Q:马岩松先生您喜欢看话剧、歌剧还是电视剧。
马岩松:我们家没有电视,我不看电视剧,《建筑大师》我看过,很多年了,因为我是建筑师,所以就会看,也看歌剧。
Q:从您专业建筑师的身份,怎么来理解濮存昕老师的话剧。
马岩松:讲建筑师的生活、建筑师的情感,大家其实不太了解,有人觉得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差不多,也有人觉得建筑师是画画的,其实这个身份很综合的,又是知识分子,又要懂工作,又要懂艺术,因为建筑师本身是一个身份,但是在建筑师的感情上面,很少有公众去了解,濮存昕的台词很快,你要是不认真听,可能就搞不清楚。
Q:您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是让大家记住您的建筑更重要还是记住您人更重要?
马岩松:我觉得还是建筑,因为让别人能够记住自己设计的建筑,是最让建筑师兴奋的,这种感觉甚至超过了建筑师的生命。
当我们去看那些让人赞叹的建筑的时候,很多建筑师都死了,比如像我们一直在暗中的对手就是悉尼歌剧院,是一个丹麦的伟大建筑师,他的伟大的作品,到现在很多人去看,但还是说不出这个建筑师的名字,但是都知道这个建筑对于城市甚至对我们所有今天生活的人的一个意义,这个更重要一些。
构建心灵的建筑
Q:您看马老师切入了一下戏剧,其实也在探讨一个建筑师的心路历程,可以说一下,给观众很多的思考空间,可能正像马老师说的,如果全部过程中不能保持12分的注意力,可能就会跟不上节奏,两位主演也介绍一下话剧的情况,给观众朋友在看演出之前稍微剧透一下。
濮存昕:先讲两个信息,易卜生曾经在他的创造摘记中说,其实作家像建筑师,他构思人心灵中的一个建筑,他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比喻,说他利用建筑师这个角色,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经历中感悟到的东西,建筑师的剧本是他倒数第二个作品,一生中写了很多作品,这是他倒数第二个,那么这个故事,是在二百年前写的剧本,不是我们这样的场景,不是现代和当代的阐述方式。
Q:马老师,问您一个问题,这个剧当中的人物,功成名就的时候,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以后,遭遇了瓶颈,您现在应该说是国内的中青年顶尖设计师,您感觉在创作的过程中,或者达到某个高度的时候会有恐惧吗?
马岩松:大师的烦恼我现在还没有,但是我挺高兴建筑被关注,因为就在建筑行业,我不知道艺术界,中国的建筑业没有什么好建筑,好多建筑都是外国人设计的,然后很多人会有争议。争议是一个好事,至少跟以前比,大家会关心。
但这个剧院建成以后,很多国外的一些评论家都来看,之后拍了照片,发在国内建筑的网站上面,然后杂志上很惊讶,中国有这样的一个设计,我就是挺自豪的,然后更自豪的就是包括我们整个的团队,包括政府参与这个项目的。觉得很美的时候,所以最后的认可,还是来自于该地方的人,也就是哈尔滨的市民。
Q:刚才说到疯狂动物城,里面有一个角色和您特别像。您怎样在创造的过程中,掌握激情和严谨的度,建筑可能有很多奇思妙想,您必须根据预算和当地的地形、气侯、面积作出一些取舍,您没有过这方面的纠结和苦楚吗?
马岩松:没有。我觉得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现实里面,这现实总是存在,然后就像建筑大师一样,他的苦恼来自自己,他向往的也是由于自己,他要是全神贯注在那个上面的时候,其他的东西就会反应很迟钝,不会太关注了。剧院建造的过程,当然有很多的故事,但是我的工作,是让大家往远看。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