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连续九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杭州,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行的脚步。
如今的杭州,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浙江省委对杭州发展的有关要求,担当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
如今的杭州,正在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打造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
如今的杭州,正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十二五”收好官、“十三五”开好局。
进入新世纪,杭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和保老城、建新城、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人们生活更幸福的进程中,建筑业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十年来,杭州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7%,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的10%以上,2014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为“建筑强市”。
但是,从总体来看,由于传统建筑业实行的是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存在着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及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给杭州这座最具幸福感的品质之城带来了一些伤痛,工地扬尘、噪音和建筑垃圾等影响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2014年以来,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先后到杭萧钢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和远大住工现代建筑产业园调研,多次指示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他指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具有节地、节水、节材、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大趋势。要加快创新驱动、加快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
今年5月13日,杭州市副市长项永丹在调研建筑业工作时指出:杭州的建筑强市,目前是强在总量上,未来更应该强在质上,要在理念、工艺、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积极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真正实现从建筑大市转变为建筑强市。
杭州市建委主任丁狄刚认为,传统建筑业存在的建筑项目组织方式落后、产业现代化程度不高、施工作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工程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普遍性问题,已严重制约杭州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已迫在眉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理念和战略的需要,是建设美丽杭州和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杭州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的举措。
强化组织保障 合力推进工作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建设实施全过程;关联建材、冶金、轻工、机械等40多个产业。起步阶段,遇到市场接受度低、企业积极性不高、扶持政策缺乏、配套制度标准不完善、生产能力不足、项目落地难以及相关技术、管理、技能人才紧缺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推动和实现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政府引导是关键。
今年7月,杭州市政府成立了“杭州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项永丹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孔春浩、市建委主任丁狄刚为副组长,市建委、发改委、经信委、科委、财政(地税)局、质监局、国土局、规划局、住保房管局等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全市合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良好工作氛围。
强化技术支撑 完善标准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画好新型建筑工业化这个圆,自然离不开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支持。目前,杭州市建委已编制完成了《杭州市建筑工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试点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定》,并被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升为省级标准;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编制各类标准,直接和组织企业参加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的新型建筑工业化22项技术标准和相关计价依据的编制工作,为主完成钢结构体系计价依据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施工、构件制作、竣工验收等标准规范体系。此外,杭州市还建立了新型建筑工业化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全市新型建筑工业化进行技术论证和指导服务。目前,新型建筑工业化专家人数达160余人。
坚持样板引路 完善产业链群
杭州市建委副主任裘新谷认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要积极培育本市或引进市外先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开发、施工及部品构件生产龙头企业,通过样板引路、项目示范,促进全行业整体提升,不断完善产业链群。
三墩北A-R21经济适用房地块是杭州市第一个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21万平方米,由远大住工(杭州)公司承建。在项目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与传统施工比较,建筑工业化的优势突显:现场大量的PC(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代替原有的、水泥、砖块,湿作业少了,现场的扬尘、噪声大为减少;工地没有一个脚手架,干净、整洁、美观,且安全。目前三墩北A-R21-19项目主体吊装达到6天1层的施工进度,基本与传统施工持平;其PC构件几何尺寸、平整度高的优势在项目进入装饰阶段后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装饰阶段工期大大低于传统工艺施工项目。总体施工进度大大快于传统施工。
钱江世纪城人才专项用房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总建筑面积37.4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钢结构保障房项目。该项目11号楼运用了杭萧钢构最新研发的束组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是以钢管束组合结构构件作为剪力墙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将钢结构建筑工业化与混凝土建筑剪力墙结构灵活性、居住适用性的综合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防火、保温、隔热、装修一体化的特点。
以上两个项目只是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试点工程的代表。目前,杭州市共有4个工业化生产基地和6个项目列入2014年浙江省新型建筑工业化“1010”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东南网架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国家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示范基地、杭萧钢构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杭州远大住工现代建筑产业园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形成了具有200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天和建材发展成为规模、技术一流的建材生产企业,其预拌混凝土、建筑门窗、建筑构件、地片、预应力等产品都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年产值超过20亿元。计划年产钢结构构件20万吨、装修产品构件1000万平方米及预制混凝土构件10万立方米、总投资20亿元的中南建筑工业化基地正在建设之中。万科北辰之光老年公寓项目、之江诚品商品房等工业化示范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除了示范基地和项目,杭州市还在多领域全面推广建筑工业化。在钢结构房建项目上,东南网架承建的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20150平方米,投资近2亿元,从设计到竣工只用了85天,于2015年杭州·云栖大会上精彩亮相,其建造速度和质量受到浙江省省长李强的特意点赞。
在市政领域,在德胜快速路西段、秋石快速路三期、四期、人行天桥等高架桥梁、道路等市政工程项目中,广泛推广应用预制小箱梁或钢箱梁等标准化、工厂化产品,实现较好的质量和管理效果。此外,在地铁建设中,管片、预制管桩等工业化部品部件更是广泛得到应用。
在装饰领域,不少大型建筑装饰企业如亚厦集团、圣大建设、武林装饰、中天装饰等,推行“生产工厂化、加工机械化、装配成品化”现代装饰技术模式,投资引进了木制品、石材制品、幕墙制品等多条先进生产线,组建了各种建筑装饰部品部件的生产车间、工厂和加工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建筑装修装饰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承接了众多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精装修公寓的装饰工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杭州市已培育形成了集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和监理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上下游产业链群,涌现出杭萧钢构、东南网架、中南集团、远大住工、中天建设、浙江建投、宝业集团、恒达钢构、亚厦装饰、浙江恒誉、天和建材、杭州市政管业、浙江国裕隧道管片制造等一批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施工龙头企业。2016年预计新开工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新增产能近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能将达1000亿元以上,建筑单体预制装配化率将超过30%。
开展课题研究 提供决策支持
2015年,杭州市建委专门成立了《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创新实践研究》和《推进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研究》两个课题组,具体委托宝业集团浙江建设产业研究院实施,对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所需要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市场培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2月21日下午,杭州市建委组织召开了两个课题的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教授级高工叶明,浙江省建筑业协会会长、教授级高工赵如龙,浙江省建工集团总工、教授级高工金睿,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厉同昌等专家对课题进行评审。
评审会上,以龚晓南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课题项目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杭州市建委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中,面对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勇于担当,克难攻坚,对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发展进行路径设计,明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政策措施,完善了标准体系,形成了长效机制。在整个工作中,体现了以下创新和突破:一是理念新。创新性地提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理念和思路。二是模式新。杭州市建委提出形成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两种工业化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能充分发挥杭州优势、体现杭州特色。三是技术强。杭州目前已经拥有国内最成熟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和国际领先水准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生产制造技术,以及装饰部品部件生产技术。四是工作实。已培育出比较完整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上下游产业链,并具备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为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计,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全面推开,将为杭州市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出台扶持政策 强化制度保障
通过两年多的调研,2015年12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绘制了杭州市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宏伟蓝图:
——明确了发展目标。
2016年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2017年起逐年增加,每年增加的比例不低于10%,力争到2020年达到200万平方米。
——明确了工作措施。
保障项目落地。自2016年起,杭州市建委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住保房管局等部门,结合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和目标任务,编制新型建筑工业化年度实施计划和各地年度目标任务。各部门将在年度辖区建设用地供地计划中落实新型建筑工业化目标任务。保障性住房项目每年至少要有30%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并逐年提高比例,其中公共租赁房、廉租房项目全部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
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且建筑单体预制装配化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建筑面积奖励。对实施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并编制省级及以上技术标准、规程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对引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线和先进设备的企业,给予工业和科技统筹资金扶持。对部品构件销售收入征收的增值税、建筑安装业务收入征收的营业税给予税收优惠,等等。
完善配套制度。鼓励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立完善相应的招投标、计价和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制度。
强化监督服务。主要从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计价规范等配套管理和运输保障等方面保障新型建筑工业化顺利推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年来,杭州市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举措,攻坚克难,全方位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取得显著成果,使杭州建筑业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强市之路,并将为杭州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美丽杭州建设,“两美”浙江示范区打造提供强力的支持!一个更美丽、和谐、宜居的杭州,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