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舰
焦舰,市建筑高能效与城市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
完成一个绿色建筑,需要策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的工作,其中设计是很关键的一个阶段,设计过程如何保证绿色建筑目标的实现呢?
现阶段,中国最常见的做法是设置所谓“绿色建筑咨询”这么一个“角色”来与主体设计团队合作。常规的主体设计团队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和经济五个专业。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各个设计机构就在按照这种专业划分的方式工作,到今天,这么长的时间内,在建筑设计领域无论出现什么新的专业,都无法进入这个主体。行业规定的设计深度、取费等都是依据这个常规来的,这些专业也都有严格的执业资质要求。虽然现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弱电设计等专业几乎同样是每个项目必需的,而且工作量也不小,但仍是作为辅助的设计专业参与工作,不需要资质,大部分的传统设计机构在这些专业上能力都比较弱,好像有一个不言而喻的理解,主体的5个专业可以构成完整的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一开始也采取这个思路,将“绿色建筑咨询”作为一个独立的“其他专业”或者技术顾问去参与设计,就仿佛酒店建筑顾问、医疗建筑顾问的角色。这个模式是如何逐渐形成的呢?作为价值倾向的“绿色”如何慢慢按照一种“类型建筑”的方式处理了呢?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绿色建筑实践是由评价体系带动的。绿色建筑本是个价值倾向,但政府为了能在短期内推动,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标准开展评估,达标的建筑就被授予一定级别的“绿色建筑”的标识。对绿色建筑的理论根源、社会背景、技术体系等还没有深入理解的建筑业,就对绿色建筑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即拿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就是绿色建筑。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即等同于取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拿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不是个简单的工作,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文件,进行超出现在中国常规设计的计算和模拟,大多一般的设计人员不具备这个能力,而且由于中国设计市场的低取费,已经超负荷工作的设计人员也不愿意去学习和完成这些工作。所以造成,申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工作由专门的团队去完成,在设计费外额外收取咨询费用。这个团队除了准备评估需要的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项目情况,构建达到预定星级的技术条款目录,并反馈给设计团队,要求设计团队进行“符合性”设计。而由于咨询团队的介入往往在施工图开始后,所以设计团队一定会面临或多或少的修改工作。大家逐渐意识到这样的工作是有一定问题的,所以现在更多的项目是在方案设计阶段绿色建筑咨询团队就介入合作。
这样的模式是可以长期稳定的成熟模式吗?它能达到绿色建筑的真正目的吗?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的问题:
1. 建筑师作为设计的灵魂人物,对绿色建筑没有掌控力。在建筑师对建筑的技术掌控越来越无力的今天,绿色建筑也被视为一套僵化的技术标准去执行,与建筑创作关系不大。
2. 这种模式造成政府、业主、设计师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狭窄”,缺乏深度和活力,不但没有理论建构,措施和技术几乎也是被制作成“菜单”,仿佛“插件”,可以被插入设计中。当然,建筑设计作为语言,是由“词”和“句”组成的,模式化没有问题,但如此偏向“操作性”的模式化,使得绿色建筑作为应对当今人类社会状况推动建筑业发展的动力大大削弱。和在建筑形式方面的不遗余力相比,建筑师们投入的思考和精力少的可怜。
现在的建筑设计是追逐明星的设计,而明星是媒体制造的。有几个明星是在“真诚”的设计绿色的建筑呢?前几日,笔者与一个法国建筑师聊天,说到这个话题,他说:“你知道吗?我不认为真心做绿色建筑的建筑师,现在能成为国际级的明星建筑师,因为真心做绿色建筑的建筑师不会在乎形式的张力和标示性,不在乎个人风格。”言下之意不在乎个人风格怎么能成明星呢?所以,国际范围内的各种的绿色建筑标识真的是很方便的政治正确的标签,建筑师不必进行价值反思,不必耗费心力从哲学发展出理论,一个技术团队尽可以不会对风格有任何影响的为大师们准备好这个标签。如果我们了解到所谓“明星建筑师”是一个商业成功的需要,而建筑师都是希望商业成功的,这种状况很难改变。除非法规、政府监管、业主提出实在的要求,比如环境绩效的要求、土地使用模式的要求、建造成本的要求、能效的要求、精细运营管理的要求等,否则绿色建筑只能成为这个假、大、空的世界的一部分。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这些实在的要求已经开始提出,虽然还不明晰、不成系统,但已经开始推动绿色的价值倾向成为共识和硬性的要求。建筑师如何应对这个发展状况从而改变现有的设计模式呢?
1. 认真思考生态也好、绿色也好,如何和现在这个时代建立良性的互动。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个时代是个“商业时代”,是以“金钱”来做主要的价值衡量标准的。对于大多数业主来说生态、绿色是很好的“装饰品”,但首先不要花费太大的代价,之后能得到额外的商业收益更好。也许有一些建筑师和学者是抗拒这一观点的,我们为什么要向这个“庸俗”的社会低头呢?但不幸的是,建筑设计首先是服务业,所以不能设计绿色增量成本大的绿色建筑,业主会为一个风格化的外形买单,会为豪华的室内装修买单,会为明星建筑师的品牌效应买单,但多半不会因为你算了笔全生命周期收益回报的帐,就愿意多投10%的造价去做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最好是能为业主增值的。主要价值可概分为以下3点:
1)政治正确,和公共价值取向一致,所以对于业主的社会形象是加分的,如果做出一些“亮点”,更加会给业主的品牌加分;
2)迎合了买房人、租房人对于环保、健康的要求;
3)节省运营成本。
要达到1)和2)就需要一个评价体系去认证它为绿色建筑。所以,建筑师需要积极的面对绿色建筑评价,不要认为就是单纯贴标签的工作,既然需要这个标签,建筑师就有责任将之主动纳入设计系统,而不是“放”给所谓“咨询”去做决策。
2. 在越来越重视城市设计的大趋势下,生态环境是城市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如土壤、水、空气、生境等方面,是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生态、绿色应该不是“插件”了,而是重要的基本系统之一。但在以往的实践中,很多时候生态规划和常规的规划脱节,而城市设计中的生态篇更是类似于八股文章。即便是以生态为关注重点的“生态城”的建设,也存在指标体系千篇一律,缺乏对于建设后环境绩效的评估等问题。大量的城市设计把生态规划等同于指标体系,没有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调研、具体目标的确定、设计和技术路线的提出、成本的分析,简单的说——没有实质的完整设计,更不要说进一步落实到空间和形态设计上。生态完全应该也可以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纳入问题和目标导向性的设计模式。
3. 让生态的要求、绿色的要求、绿色的设计策略也成为设计概念的激发器。当今,设计概念能来自于一首诗、一支曲、一张画,大家都不以为怪,可由生态、绿色引发的概念却少之又少。世界范围内看,笔者认为这一层面做的比较突出的案例包括: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MASDAR CITY;位于美国纽约的,利用废弃铁路改造的,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和景观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合作设计的HIGHLINE PARK。
MASDAR CITY:根据城市主导风向,将被形象地称为“绿手指”的线型公园延续到不同层级的建筑空间中去,这种做法利于炎热气候下的通风。而建筑群采用低层高密度,全部设计为4~6层,最高不超过40m,采取多种功能建筑混合布局,从而减少了交通量。城市和街道的朝向根据当地的日照条件采用了东南-西北有一定角度的布局方式,这样可以使建筑和街道获得最好的遮阳效果,减少建筑外立面的得热,并能促进城市空气的流动,带走城市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城市温度。而在建筑单体方面,在一期建设的马斯达学院中,宿舍、信息中心、研究所等建筑充分利用了多种绿色设计手段,在建筑的通风、采光、遮阳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的设计。
MASDAR CITY是资本驱动下的野心勃勃的生态城建设,本身很难复制,但设计师的响应气候的生态化的设计路线确实可以成为榜样。HIGHLINE PARK代表着现在热门的做法——生态修复带动的城市改造,老旧的工业区、港区、码头的有机更新,河道的治理,往往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案例。
建筑设计行业虽然相对社会的发展比较滞后,但它必然要应对现实的问题、表达时代的价值取向,近20年对于形式的过度热衷,说明了建筑师们的迷惑,而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是现在的主要时代特征之后,又有些不知所措,和20世纪初现代主义早期的大师们对于时代问题很快给出答案不同,我们现在的大师们还在顾左右而言它,但商业集团、政府、组织却已经纷纷发出了响亮的声音,工程师们也跟着跑了起来,他们现在掌握着“绿色建筑是什么的”绝对的话语权,但建出来的绿色建筑往往在建筑师眼中总是缺乏些什么,与人性的互动、与形式美的结合……,“绿色技术”是设计勉强披上的衣服,总是不那么合体、好看。上述两个案例启发我们,建筑师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而且应该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绿色建筑咨询”这种模式是一种过渡状态,当每一个建筑设计都在做因地制宜的“绿色”的努力时,绿色便在建筑设计的魂魄中了。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