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新建不如废旧利用
10多年前,出了个798艺术区,成为废旧利用的典范,如今,798艺术区早已名扬中外,被看做是北京文化的一个地标。废旧利用建设艺术区,在世界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在发达国家,这些艺术区为艺术展览、创作、演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世界的游客增添了一个游览的好去处。
各大城市近些年兴起的小剧场演出,有不少就设在旧仓库、旧厂房、旧排演场和文化馆里,这些小剧场改造后,大多不存在废置、空壳现象,基本都很兴旺,原因就是场地小、定位准确,观众来去方便,演出灵活多变。
废旧利用当然不是拒绝新建。过去,我国的文化场所严重匮乏,近些年新建的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对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的益处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新建的规划、设计直至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中存在了诸多认识误区,导致了浪费现象明显,为社会舆论所诟病。
最近一位朋友发来一批新建文化场所的建筑照片,不但千姿百态,而且美轮美奂,世界建筑的各类手笔无不囊括其中,简直可以开一所文化建筑展览馆了。这些建筑,作为城市地标,作为新区的文化标志,作为城市化发展政绩,都不妨炫耀一番,可是利用率呢,除了少数场所外,似乎都存在偏低的状况。
其实,在我们的许多城镇内,还有大量的老旧文化场所完全可以再次利用,这些旧剧场、旧文化馆、旧文化宫,大都处在繁华地带,四周的人气很足,交通便捷,过去的知名度也相当高。通过改造老旧场所,既可以弥补新建场所地处偏远、人气不足等缺陷,还节约了投资,也避免了因拆迁而带来的麻烦与支出。
新建场所大多是城市发展规划的产物,尽管有富丽的外表,但缺少的就是文化发展的定位,建个歌剧院,却没有歌剧观众,建个音乐厅,却缺少交响乐的听众。而老旧场所在改造中可以首先进行文化定位,是需要地方戏呢,还是需要音乐剧,是需要美术馆呢,还是需要民间艺术展示馆。老旧场所大多属于区县或者某个中小文化单位,辐射面主要是社区和街道,无论改造还是定位,牵涉面少、方向单一,市场分析、调查都比较接地气,不至于与观众需求相脱节。
新建演出场所以豪阔为主,内设多个场所,大而无当是弊端,想要填满舞台、坐足观众,令多少管理经营者颇费脑筋,而老旧场所,面积都不太大,坐满观众很容易。现在的演出,从已经落地生根的音乐剧、小剧场话剧,到正在引进的创意物件剧、浸没式戏剧等等,形式新颖、多种多样,新概念层出不穷,而传统的相声、杂技、说书、戏曲也是以中小为主,这些都可以成为老旧场所的艺术定位,而且改动极为方便。
“逐步打开封闭的小区和单位大院”是人们正在关注、讨论的社会问题,单位大院里大多建有礼堂,而礼堂恰恰是老旧文化场所中最普遍的建筑。30年前,在社会严重缺乏文化演出场所的状况下,曾有动议要各单位礼堂对外开放,开到最后,只有北京的红塔礼堂等少数地方成为现实,因为单位礼堂大多建在单位大院的纵深处,门禁森严,进出不易,如何开放?未来,当单位大院一旦打开后,礼堂就会进入大众生活,所以,如何改变礼堂的用途,让单位开会、放电影的地盘转变为大众文化的场所,也将会成为一个议题。这些礼堂是一笔宝贵的文化场所资源,不充分利用就是浪费!
我们建设文化场所,目的不是打造地标、不是为城市摆阔、不是添加政绩,而是为人民提供更丰富更舒适更方便的文化生活,因此,与其新建大而无当的文化建筑,不如废旧利用,既省钱,又实用,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