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组经济数据:我国GDP占全球13.43%,而2014年我国水泥消耗占世界的59.8%,消耗占世界的49.5%,其中40%用于建筑业。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经济占全球总量13.43%,水泥、钢铁耗材占比却过半或近半?是不是存在重复建设、低效建设、无效建设?值得我们深思。
假如一个建筑100年不拆,只产生一个单位GDP,消耗一个单位的能源、原材料,造成一个单位的污染;如果100年内拆了重建四次(假设建筑规模不变),则产生了5个单位的GDP,消耗了5个单位的能源、原材料,造成了5个单位的污染。这对地方经济来说,似乎既增加了GDP,又带动了能源、原材料产业,还增加了就业,繁荣了经济。但从全社会角度看,造成极大浪费,还极大地破坏了环境。
一些地方政府唯GDP至上,“建得快,拆掉快;拆了快,建得也快——拆、建都是GDP!”很多地方市长、县长一换人,立马改变规划思路。
规划不能成橡皮泥。调研时,我经常看到有的建筑物混凝土还没干,就要被推倒重建。我很担忧,一个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城市规划,如何传承百年?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规划要遵循城市规律。希望城市规划回归专业、理性,决策程序科学,别再有大量短命建筑出现。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