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镇上下必须团结一心,共同推进。”南晓镇党委书记徐燕说,只要把这项工程建设成为顺应民意、造福一方的民生工程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如今,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百姓群众、产业园区,南晓镇上下积极行动起来,“生态乡村”建设呈现热火朝天的景象。
加强投入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生态乡村”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薄弱和农业技术落后导致污染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南晓镇对症下药,开展“四建设三行动”,制约生态建设的不利局面得到了改善。
南晓镇在道路“大动脉”上加大投入,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建成了“南晓—雅王—台马”等重要干道公路,有效地解决群众交通出行难的问题。全镇还完成了硬化村坡内主干道、巷道56931平方米,建设公共场所10358平方米,建设排污管道7300米。
在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南晓片、台马片、雅王片3个垃圾填埋场及南晓镇垃圾中转站,并实现全镇14个村、110个坡每一个坡至少建有1个垃圾池、设置1个垃圾填埋坑,个别村屯还实行垃圾分类,群众不用烦恼农业垃圾、生活垃圾“去哪儿”的问题了。
南晓镇还大力推广人工湿地、生态塘等先进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投入使用17套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全镇适宜建设沼气农户入户率达72%以上。改造和新建了一批无害化卫生厕所,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8%以上,以往村屯污水横流的现象也随之消失了。全镇开展外立面改造806栋,南钦高铁沿线4个行政村10个自然坡完成绿化面积84亩9326株,实现重点区域环境优美。
群策群力 群众积极配合行动
南晓镇群众认识到,政府的投入只是起“撬动”作用,“生态乡村”建设只有群众团结起来,才能以“小财政”带动“大发展”。
于是,南晓镇各村群众自主实施整治大行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200余次环保整治活动,清洁水源156处,清理农田5600亩,整治庭院1500多个,共清理垃圾和废弃物6400余吨。
南晓镇还积极引导群众成立坡屯理事会。目前,该镇全部村屯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共有98个自然村屯建立了村民理事会,占总数的90%。理事会充分推进村务公开、村事民定、民事民办,群众全程参与到“三化”专项活动和“两项行动”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等环节中来。
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各村屯大力推进人畜分离项目,积极发动群众,拆除猪栏、违章建筑、露天厕所等,新建猪牛栏、公共厕所等,实现人畜分离。群众自主投工投劳,拓宽、硬化坡内道路,走上了平坦路;自主设计铺设坡内排污,建设排水沟,解决农村污水横流问题。有些坡屯还落实了“户前三包”,理事会与农户签订“户前三包”责任书,由农户负责自家门前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内的主干道卫生。
产业带动 乡村发展可持续
2014年5月,仙草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南宁龙凤谷生态农业园项目落户南晓社区,园区总体规划1万亩,核心区域位于南焕坡。目前龙凤谷内在建名贵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全国名优石斛和名贵花木展示园、名优水果和花卉种植示范园、台湾名贵水果黄金果育苗和种植示范园、特种珍稀动物养殖和观赏园等5个“主题生态示范园”。
南焕坡群众利用龙凤谷落户的契机进行产业调整、加快土地流转、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南焕坡群众积极清理、甘蔗等高耗经济作物,加入到园区内示范种植区的培育队伍中,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园区就业,每月收入近2000元,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目前,南晓社区立足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区,全力服务龙凤谷园区建设;那敏村试验荔枝高接换种100多亩,并推广林下套种名贵中草药;罗曹坡等坡屯种植引进黄金果和青皮橘;团东村等地建设千亩油茶树种植基地和千亩土地整理蔬菜基地;新民村和台马村作为第一批“微田园”项目试点,群众争先将庭院整理开拓,种植。“龙凤谷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是明显的,深刻影响着全镇生态农业布局。”南晓镇党委书记徐燕说。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