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成就美丽中国
当前面对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现状,全球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达成了一致共识。
我们不得不关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建筑能耗约占世界总能耗的30%。在我国,近年来,中国建筑行业每年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量,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已经达到500亿平方米左右,其中绿色建筑面积仅有0.758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建筑由此而生。一座绿色节能的建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反之则是一个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黑洞。肆虐大城市的雾霾以及各种环境污染已经让中国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无论出于节能减排还是出于环保需要,绿色建筑在中国都将成为必需品。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14年以来,我国多部有关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材推广的标准、方案密集出台,表露了国家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要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
“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绿色”已经成为各行业未来探索发展的主旋律,建筑行业也不例外。2015年1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施行,更进一步规范了绿色建筑建材行业的市场规则,并把绿色建筑建材行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第一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四化”拓展为“五化”,表明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已将其上升为战略部署。
当然,绿色化与“四化”并不完全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绿色化,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一种精神境界和价值观。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国务院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将首次被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为绿色发展勾勒出完美“画卷”。全会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表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途径。“十三五”规划中也重点提出了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这些都给绿色建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一份调研结果表明,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将经历“十三五”、“十四五”和“十五五”三个五年,并将实现三个转变——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的转变,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变。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而绿色建筑承载着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崇高理想,承载着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而幸福地生活繁衍的美好愿望,亦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绿色建筑在审美价值内涵的构建上,强调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融合,强调精神文化与生命情感在建筑商的融会构建,亦即在物我同境的建构中,实现人与物的同构与超越,从而进入审美境界。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也就是说,绿色建筑要基于社会、人类之安居而思考问题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让老百姓共享绿色建筑发展的成果,解决“住有所居”的住房公平问题。“诗意安居”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的审美境界,自然应该是绿色建筑所要追寻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价值观体系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也将同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发展一起成为推动国家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发展绿色建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是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经济,让社会未来更美好;绿色建筑,让城市未来更美好。当“绿色规划”逐步变成现实,当“绿色建筑”从政府示范引导到企业社会自觉参与,当绿色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梦想”将逐渐从“高高在上”的规划,走近身边,走进生活,定格、显现,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