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星汇文翰,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设置雨水收集系统,节水器具使用率达100%,使用较好管材减少网漏损率;隔声和减噪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该项目获得绿色建筑一星A设计标识、2014年度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三等奖。
绿色建筑的概念不是单独的一栋房子,也不是单独的一项技术,而是一种整体的系统思维。在当下,一些城市在普及绿色建筑的时候感到吃力,开发商考虑成本控制、民众对于绿色建筑的认识不一、政府的推广积极性等,使得绿色建筑步履艰难。而记者了解到,在广州,绿色建筑的推行可谓是一帆风顺,在《省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中,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十二五”期间建设95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的任务目标,令人惊喜的是,截至2015年10月,广州已有累计163个项目、1600多万平方米获得国家绿色建筑标识认证,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政策法规来开路 最早将绿色建筑写入地方规章
广州的绿色节能工作实现了从建筑节能向绿色建筑、单体绿色建筑向绿色城区发展的“双跨越”,在城市建设领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十二五”期间,广州的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新增节能建筑面积15196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面积4205万平方米,年节约96.52万吨标准煤、减排304.89万吨CO2;获得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5项、国家绿色建筑示范12项、省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16项;荣获全国“十大绿色建筑标杆城市”、“十大建筑能效先锋城市”称号,成为国内绿色建筑规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
而这一切,源自于广州的绿色建筑屡次迎来政策红包。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绿色建筑发展的制度保障,这是广州顺利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
早在2012年,广州率先出台绿色建筑地方规章。在2012年的《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告》里,广州要求政府投资、旧城改造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成为全国最早大范围强制推广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2013年,广州又出台了《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从行业监管、行业要求、机制建立、工作组织、工作考核等多方面对绿色建筑工作提出了法定要求,为绿色建筑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成为全国最早将绿色建筑建设管理要求写入地方规章的城市。
随后,2014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积极落实绿色生态规划建设、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完善绿色建筑实施体系、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全力打造绿色节能试点示范、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了绿色建筑推广的工作目标和分工。
技术标准作支撑 将岭南特色融入绿色建筑
无“标准”不成方圆。为了更好地推行绿色建筑,广州率先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2年,广州编制发布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填补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空白,荣获2014年住建部华夏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5年结合国家标准的修订,更新并发布了《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2015版)》。同时,结合工作需要,组织编制《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规范》等技术规范,为绿色建筑设计规模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广州市住建委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十二五”期间组织科研单位开展了90多项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编制发布了《广州市工程建设绿色节能创新成果汇编》、《广州市绿色建筑应用技术指引》、《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生产技术规程及工程应用技术指引》等,为推进绿色建筑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
如果你以为广州只是单纯推广绿色建筑,那就错了,广州还思考着如何将岭南特色融入进绿色建筑中。记者了解到,广州开展了岭南建筑的绿色化研究,提炼传统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编制发布了《广州市规划建设领域弘扬岭南文化与发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广州市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指南》等文件;同时,积极推动岭南建筑的绿色化实践,陆续建成了广州市气象预警监测中心、岭南新苑、岭南山畔、从化市图书馆、太古汇等一批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6个项目获得省级“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包括3个金奖,5个银奖和8个铜奖。岭南新苑和岭南山畔2个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岭南建筑的绿色化应用获得了重大突破。
产业转型为驱动 引领城市绿色未来
绿色建筑如何才能许给城市和企业一个绿色的未来呢?广州在这个问题上也进行了思考,在推行绿色建筑的同时实现了城市、企业、市民的多者共赢。在产业方面,广州加快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转型,推动设计、施工、建材等企业实现绿色化转型升级,鼓励传统设计企业进入绿色设计领域。目前,广州全市100多家设计单位均参与过绿色建筑设计,涌现出广州市设计院、华南理工设计院、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骨干企业。
在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广州开展了《住宅产业化部品通用技术条件》和《装配式轻钢结构住宅技术指南》等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相应的成果文件。另外,广州实施产业化试点示范,例如,万科府前花园项目采用装配式方式进行建设,外墙、阳台和楼梯均采用工厂预制,预制率超过到30%,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在地铁建设中采用先进的盾构技术,大量应用装配式、预制式的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等产业化建筑技术和产品,建造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2013年.广州开始举办国际绿色建筑展,一年一度的展会成为夏热冬暖地区最务实、最具活力的绿色建筑领域营商互动平台,专注打造面向开发商、设计机构、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的绿色建筑集成展会,引导建筑产业适应当前绿色发展趋势,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深度协同融合,增强绿色建筑产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监督管理作保障 投资立项、土地出让等层层把关
绿色建筑距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绿色建筑有哪些作用?这是市民们经常感到疑惑的问题,广州就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广州大力开展政策标准宣贯与技术培训,面向设计、审图和房地产企业组织了10多期标准宣贯会和技术交流会,约7000人参加了培训,实现从业人员的全覆盖,帮助从业人员树立绿色建筑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广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理念,提升社会认知,与少儿图书馆联合开展绿色建筑科普讲座,组织绿色建筑进校园、绿色建筑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为绿色建筑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改进工作机制,实现协同管理,也是广州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广州确立了各委办局联动、市区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联合市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等部门落实绿色建筑前期审批的协同管理,真正实现从投资立项、土地出让、方案设计、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施工、监理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的层层把关,实现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落实层级管理,市区两级齐抓共管,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结果备案下放区级,实施市区两级选择性备案。同时,建立了建筑节能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任务指标分解到各区,严格落实考核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区级建设部门积极性,形成分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另外,广州还构建诚信评价系统,提升绿色节能意识。广州市住建委制定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诚信评价加分表》(试行),将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执行绿色施工的情况纳入市施工和监理企业诚信综合评价系统,根据绿色施工难易程度给予对施工、监理企业相应的诚信加分,企业的评价结果将应用于建筑业监督管理,并与招标投标密切联动,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