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发集团总经理助理、农发澜海公司董事长 傅德荣
问:随着住宅市场调控的深入和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商业地产的开发热度不断上升。您如何研判中国未来十年商业地产的发展态势?
答: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急剧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推进“三化”同步战略、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关键阶段。放在这个宏大的时代背景来思考,才能对未来商业地产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前瞻性判断。我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将在以下四个方面产生巨变:
一是老龄化社会来临。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老龄化社会特征是今后发展商业地产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是经济产业呈现融合发展态势。机械化、信息化手段的普及以及生产规模化,使得农业生产的工业化成为必然;未来现代制造业的产能布局将进一步摆脱上游资源和终端市场的物理距离限制,更注重人才、技术、品牌资源的获取便利性,形成产业虚拟核心价值集聚的态势,与服务业的界限被模糊;未来服务业将空前发展,行业领域不断拓展和细化,并将逐步侵蚀第一、第二产业的边界。这对未来商业地产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和导向。
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并付诸实施。我用四句话来定义新型城镇化的“新”,即:突破城市的边界,扩大资源的共享,强调生态的保护,延续文化的传承。新的城镇化,就是让社会福利资源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更大范围地为公民所享;新的城镇化,就是注重“人的城镇化”,打造具有优美生态环境、可靠社会保障机制、延续性文化传承和久远生命力的社会群落。如果一提城镇化便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依靠传统房地产扩大城市地盘,将误导商业地产走传统城市化的老路。
四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随着中国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产生更为个性化的追求,特别是由于环境破坏对生活环境带来伤害,绿色生态、安全环保、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文化修学等将成为主流的生活消费方式。未来商业地产的发展必须研究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有别于过去10年处于黄金期的住宅产业,未来10年商业地产的发展会更加注重差异化的定位和运营,所有参与者都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产业导向和消费导向,是未来我国商业地产的两大主要风向标。
问:越来越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宣布进军商业地产领域,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如果不科学规划、理性定位,商业地产过热开发导致的过剩有可能无法避免。您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答:商业地产发展的一个必然逻辑是,按照产业导向和消费导向实现产品及模式的创新,引领中国商业地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结合规划建设“杭州湾江南生态城”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我们提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
一是产业紧密结合型的地产。多种产业紧密结合的地产,更适合新城镇居民的当地就业、就地发展、跨产业边界交流,在资源相对均衡化的前提下,保障城镇居民具备和大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权利和机遇。即使是在大城市内部,这类地产项目的发展,也有利于改变工业时代城市从业者“钟摆式”的早晚高峰流动,缓解传统城市规划布局下的诸多弊端,创造更高效、更宜居的城市生活空间。
二是生态养生型地产。现代人需要一个实现回归田园梦想的地方,需要一种前进一步是现代化都市、后退一步是田园山水的生态物业。新型城镇化势必引发一轮郊区化浪潮,如果一处地产项目能在完善的现代医疗、教育、商务、娱乐保障体系下实现田园牧歌式的生态人居需求,那肯定能在商业地产的战国混战中异军突起。
三是养老地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养老产业有潜力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龙头型支柱产业,关键是开发商要创新运营模式,摆脱纯粹卖房的盈利思路,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以养老地产项目为平台,完整地提供专业养老、居家养老服务。
四是文化体验型的地产。未来的文化体验型地产,应该是当前城市综合体休闲业态的升级版,借助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稀缺的文化地产项目,比如依托城市综合体较为稀缺的田园风光提供农耕文化的体验,借助高端艺术品的集聚资源打造文化会展和收藏交流的商业平台等等,提升文化体验型地产项目的附加值,增强品牌识别度。
人物名片:
傅德荣,出生于1966年6月15日,浙江省磐安县人。现担任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浙江农发澜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杭州湾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以及人文杂志《观照》编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