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慧祺&罗灵杰
龙慧祺和罗灵杰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设计总监。壹正企划自成立以来屡获国际殊荣,分量最重的当属英国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2012年年度设计师奖,这也是首次华人设计师获得该奖项。这次大赛给予他们的评语:为不同建筑项目拣选特定的设计主题,并融入创新独特的设计元素。而这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龙慧祺:“当我就读初中时,我选择了电脑专业而非艺术专业,直至高中再选择修读艺术专业,毕竟艺术才是我最感兴趣的学科。”依照香港教育制度,香港很多传统家庭都觉得读设计没有前途,不能赚钱,就连龙慧祺的朋辈都觉得学室内设计没有出路。读书时期,她难免会听到很多冷嘲热讽。即使如此,由于自小就对艺术和手工艺品有浓厚的兴趣,之后她毅然选择加入讲求创意与美感的设计行业。
罗灵杰,对绘画的热爱似乎是与生俱来,随之而来的是他的绘画专长。像很多香港传统家庭一样,当中学毕业选读大学的科目时,父母建议他读一些比较“赚钱”的科目,比方说会计。于是,“我最后把最前的志愿全都填了商业类的科目,只把一个设计类的科目放了在第七志愿。最后我竟然被设计类的科目录取了!”对于这个机缘,罗灵杰说:“老师说可能电脑系统出错了,否则我应该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
热衷设计,创造理想的创作环境
就是这样两位对设计充满热爱和坚持的人,相遇,相知,相许,一直在设计的道路上相伴前行。
他们也曾到一些设计公司就职,但由于创作环境与理想中的相去甚远,也了解到大多香港公司的环境均是如此,同时 “我们都很了解香港其他设计师在做什么,觉得他们的design 也不是我们最想做的东西”。
为了在设计上拥有最大的创作度,为了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能更有动力去思考、钻研、发掘,为了“做别人没有见过,意想不到的事”, 他们决定成立一间可以做大胆创新设计的公司来满足他们对设计的热衷。
2004年,香港壹正企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万事开头难”是每一位创业者都会经历的,他们也不例外。作为一对年轻设计师,“我们的外貌看起来比实际年纪更小”。第一次接到的发展商项目,甲方是一位五六十岁的人。在这位有阅历的甲方面前,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上来看,他们都像是他的子女。而这样的感觉,甲方对设计师的信任很难建立,也很难接受这对年轻设计师的创意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传达创意方案,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考验;接受他们的创意方案,对甲方而言,也是一种冒险。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成为他们创业过程中最艰难也最难忘的事。
凭借对设计的热爱以及自身的设计水平,秉承“努力不放弃,就算成功的机会只有零点零零几的百分比都会尽力争取”的精神,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每年得奖的数目越来越多,至2014年,单国际性的大奖就有43项。
短时间内,这么多的荣誉加身,很多家人、同事误以为获奖与他们而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实地体会到其中的不易:“每一个奖项都得来不易,例如被星期日泰晤士报形容为‘室内设计界的奥斯卡奖’的英国Andrew Martin 国际室内设计年度设计师大奖,我们连续9年入选,在2012年成为全球唯一得主,是歷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设计公司。还有,我们是香港唯一获得德国iF Design Award金奖的室内设计公司!”
累积经验及奖项之后,甲方、业界及媒体,看到了他们的设计、壹正企划的实力,让大家明白:“做Project不可为妥协而做平凡事,因为每做一个项目都是Build up公司Image。”
此时的他们,在与甲方沟通方面也有了特有的策略,“我们会多提供一个选择,例如其他公司提供两个方案,我们会再多出一个。如果客人的接受度是50分,我们会再出两个分别达到70分和90分的方案,希望甲方会选择90分的方案。”当然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付出比其他公司多两倍、叁倍甚至更多倍的时间和精力。
如今,他们因独特创新的设计而闻名设计圈,很多甲方因为想做不一样的项目慕名而来。此时,与甲方之间的信任关系似乎是从一开始接触就建立的,年龄上的问题似乎不再是问题,创意的方案已然成为甲方自始至终的追求。
大胆创新,务求作品没有重复
挺过创业之初的艰辛,他们看到了壹正企划的“碧海蓝天”。明白设计与管理之间存在矛盾,“设计师只想做设计,要做business 反而要请很多同事,并让他们各司其职”,所以他们希望公司近几年继续维持中型规模,保持设计水准,多做些有创意的项目。
他们将继续参与项目设计,力求“超越自己,做不同的东西,每一个案例都是挑战,我们会互相批判,务求作品没有重覆,具塬创性”。
就像Andrew Martin大赛给予他们的评语一样,他们将自己的设计理念概况为:大胆创新。
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有句话被奉为设计圈的箴言:我的设计中,有一半是有节制地发挥想象,有15%是完全疯狂的创意,剩下的则是为了面包和黄油的设计。
龙慧祺和罗灵杰的“大胆创新”也有节制,并未脱离项目本身。
他们根据项目地点的地理环境、服务对象、项目背景的等特质拣选特定的设计主题,以此为基础,融入创新独特的设计元素,坚持创新及采用大胆的表现手法去构思。
如果为设计之中的创意性、趣味性、实用性、安全性四项排序的话,他们心中的先后顺序为:安全性、创意性、实用性、趣味性。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安全第一,会令人的受伤的项目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有时候在有创意的情况下,这个设计的实用性不用那么大,如你设计一张椅可以是酒店大堂的show piece;实用性,实则要看设计主要想表达的目的。如果完全考虑实用性,就会剥夺创意。”
最能体现这种设计理念的是他们近期完成的一个项目——南昌新华银兴国际影城,这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个设计。
“因为客人没有要求要elegant,也没有非要用云石显示贵气,反而要求文化气息。”这次设计中,他们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这样的一次设计亦很考他们的功力。
项目坐落于书城,设计时要将周边的环境也纳入考虑范围。综合各方面考虑,“最后我们只用了简单的物料,并没有靠昂贵物料来打造优雅之感。”
製造的收银柜台,全白色的购票大堂,一片片摺叠起来的书页。走廊是一片充满力量与气势的全黑色,无论是柱子、墙壁抑或天花。在这片黑海之中,竟浮现出一排又一排以不同字体及字型大小组成的句子,它们有中有英、有横有直,却互不干扰。黑色的戏院门拾级而上,既像黑色的胶捲,又似染黑了的书页,从门缝透出来的光线,反射在天花及地板上,垂直的光线交错出不同的几何线条。就连放映室内,书的元素同样俯拾皆是,墙壁看上去似是硬卡纸的质感,地毡更化身成书架,装满一本又一本厚厚的着作。
南昌新华银兴国际影城,这座充满“禅”味的精致设计诞生了。
永不止步,更加努力增值自己
不负“大胆创新”的理念,他们以独特创新又实用和谐的设计闻名设计圈,荣誉加身又实至名归。
一路走来,他们不忘初心:“做别人没有见过,意想不到的事”,永不止步,寻求自我增值、突破,并将一直坚持下去。而身为香港年轻一代室内设计师,他们觉得“香港设计师要更加努力增值自己”。
近年来,内地地区受到海外读书回流的影响,资金高、竞争大,香港设计的优势渐低。而内地国外知名设计师的大量引入,促使这方面的人才和资源愈趋丰富,营造了良好的室内设计环境,有利加快行业发展步伐。
“如果讲中国文化,香港人一定不及内地人,内地人对中国的地理、歷史都很熟悉,但相对来说,香港人对外国文化知一点、中国文化又知一点,这种不太熟悉反而令我们创作更自由。例如我们不知道‘月门’的圆形设计不能到地,我们不懂这些忌讳,令我们设计时没有限制;例如我们会把圆放在中间、甚至很低。至于城市化的设计多会加入金属、玻璃、镜、水晶等不自然的元素,这些‘港式设计’随处可见,我们反而不想被它框住,想突破自己做别的东西。”
对于很多慕名而来的客户,他们欣喜的同时也会给予自己很大的压力。“我们每次都好想要超越自己,好像做电影院设计般。现时我们做的电影院成功案例很多,很多公司都慕名来找我们,我们每一次都希望超越之前的成果。”
他们也一直向甲方推广以“可持续理念”进行设计,但很多甲方觉得这样的设计比较陌生,担心设计出来的作品不够优雅。因此在设计壹正企划的办公室时,他们决定履行这个概念,身体力行地去向其他人展示这样做法也可以搭配出别出心栽的设计。
热衷设计,却不止步于设计。2014年,他们拿下了50个奖项,包括5个德国A’Design Awards、2个德国Iconic Awards,3个美国IIDA亚太区最佳设计比赛奖项、2014年世界室内设计大赛类别冠军、3个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奖项及(罗灵杰先生的)香港十大杰出设计师大奖和十大杰出青年奖。而其中他们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十大杰出青年” 奖,“这个奖项的意义除了能够令更多人认识我们外,我们反而得到更多机会为社会作出贡献,做更多各方面的公益事业,从而在香港推广大胆创新的设计意念。”
在2015年及以后,他们希望除了室内设计的活动外,可以接触不同范畴的活动,就像公司一贯的想法——不会限制项目类别及发展空间,“跨界的设计都想试试”。
(责任编辑:建筑小白) |